“小二,上茶來”
“好嘞,客官,是要甚茶清茶有,果茶有,擂茶有,碗子茶也有,如今天氣冷了,還有新鮮奶茶限量售出,一日就一瓠奶來著,量已經不多了,您若是要喝那個,我趕著到后廚問問去,別的茶應有盡有,您盡請隨喜罷”
“嘿,小二,你這茶館雖然小,可本事卻大啊,什么清茶、果茶、擂茶、碗子茶,你且一一道來,這奶茶既是限量,那就先快去取一壺來,給爺們幾個滿上了再說”
“大哥,大哥算了”
“吃幾杯清茶罷了,倒不必弄那些勞什子大哥,出門在外,萬物騰貴,能省則省”
且不提這幾個打眼一看便是外來的遠客,在茶館一角低聲商議客套著,只聽得那簾后響板一敲,說書先生手里捧著兩份報紙,儼然地走上了講臺來,茶館內立刻便是一靜,又有熟客問道,“這是新一期買活周報到了”
“聽說里頭又有新聞呢”
“那可還不快念起來”
茶館內頓時又是好一陣鼓噪自從去歲買活軍船隊下南洋開拓之后,買活周報在全國各地的影響力,毫無疑問又上了一層樓,尤其是他們開辟的南洋專版,更是各大茶館招徠客人的殺招了。這南洋專版上,又有徐俠客、張宗子兩大采風使撰寫的專欄文章,互相輝映,你寫南洋物產,我就寫南洋人物,你寫那南洋駙馬的傳奇,我就寫南洋土人開化紀實,彼此你追我趕的,怎叫人不牽掛著每一期周報上的新鮮見聞呢
那做生意的,喜愛聽南洋出產的風物各色名貴木料,光是羅列出來就叫人吞口水,立刻想要張羅船只趕往買活軍的港口去,還有南洋的礦石、藥植、香料、毛皮、寶石等物,原本都是西洋商人的專營,現在買活軍公然在壕鏡售賣,各地的商家,現在都在物色海船,如今大海上哪還有一艘海盜船呢做海盜的,把頭拴在褲腰帶上,搶一次未必能銷得了贓,還要擔憂自己的船被買活軍盯上,逐入深海買活軍的罐頭能管他們在大海上吃飽喝足,海盜們可不能,若是被趕到沒有海圖的深海,他們的命可就越發是有一半都送到魚肚子里去了
倒不如正經做點運輸生意,如今海邊補給已經比從前要方便得多了,且運費也不便宜,這困擾了敏朝百多年的倭寇,在如今買活軍管理之下,甚么圍剿,什么大戰未起,竟是就這樣和風細雨,不知不覺間消弭于無形,零星海戰固然還有,但早已沒了從前那沿海百姓惴惴不安,日夜防備騷擾的亂象可言了。
倭寇變成了運輸商,載著各地的生意人們去壕鏡、雞籠島和云縣、泉州、榕城販貨,就連武林、姑蘇、徐州、豐饒縣這樣的通衢之地,也比之前要繁華得多了,天候雖然不好,但這兩年間,好在還有一件事是好的,那就是紅薯、玉米和土豆,在無數田師傅們孜孜不倦的努力之下,總算是在北方流行了開來,一個縣里,能有一半的土地種上土豆了。
是因為南洋通商,讓通衢之地們都跟著受益嗎是也不是,如今局勢的好轉,根子還在作物的豐產上,有了畝產千斤的土豆,北方此起彼伏的騷亂,剎那間便仿佛是釜底抽薪般平定了下來,原本的賑災,和買活軍相比,那都被比成了揚湯止沸之舉,土豆、紅薯它們帶來的豐富倉儲,才是北方的曙光所在
北方安,四境寧,四境寧則商貿興,如今朝野之間,除了水西土司,奢、安之間的內斗之外,竟呈現出一片祥和、欣欣向榮的景象,就連藩國高麗的日子都比從前好過得多了,這些豐產作物和漢人的進入,固然帶來了高麗兩道的漢化,但也讓先進的耕種技術流入了高麗境內,農作物產量的增加,竟也穩定了他們動蕩的政局。
自古以來,朝政動蕩,除了當權者倒行逆施之外,最大的根源,其實就是飯不夠吃,一旦飯夠吃了,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夠吃的,朝廷便立刻會形成一派政通人和的中興之兆來,現在已經有些諂媚之徒在頌揚皇帝的寬忍了,他們認為皇帝在處理買活軍問題上所表現出的忍讓,正是如今北地局面一片大好的原因。至于說這中興的背后,有多少買活軍的力氣,為了維持這番局面,朝廷又要對買活軍做怎樣的妥協這些掃興的問題,又何必談得太過仔細呢
還好,買活軍這幾年內,大概是要轉移目標,經略南洋去了他們倒果然是言出必行,說到做到,說要經略南洋,真就派出船隊,并且做出了一番成績來。如今民間不分南北,都愛聽南洋故事,也是因此重開三宣六慰,揚我華夏國威,這樣的故事誰不喜歡呢而且,精力去了南面,就不會北圖,那些在姑蘇、武林這里,住得暫時還好好的人家,怎么能不喜歡聽到買活軍去南洋的消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