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人和人關系的統稱,思想,雖然無形無質,但卻是人類指導行動的第一要素,外交,則是兩個政權之間彼此了解最為重要的途徑之一。
這三句話聽起來雖然非常的空洞,但卻并非毫無意義,謝向上來到京城兩年了,他經常在自己的工作日記中反復撰寫類似的感悟,而且從重讀中找回當時的心境,獲取更多的感想很多人會覺得寫日記是一種虛偽的習慣,似乎日記唯一的作用,就是在自己成名后給后人傳記題材,這是一種平庸者的誹謗,實際上,工作日記對于一個人的總結、反思、進步,幫助可以說相當的大。
而且,也可以說是一種教育上的保險世事無常,就算是在買活軍這里,也不是誰都很有把握,自己能看到明天的太陽,如果出了意外,在孩子長大之前就早逝了呢如果因為工作關系,天各一方,家信往還又相當不便呢說得難聽一點,如果鄭地虎死在南洋征伐之中,那他給兩三歲的兒子留下最好的遺產,以及能施加的最多的教育,估計就是他在下南洋期間寫的日記了。
這種日記,有他的見聞,思考,是他智慧的結晶,一本家族內傳承的日記,是很寶貴的財富,虛偽的不是日記,而是把自己的日記到處傳播出去,引人討論,當然,討論者對于日記中的思考視而不見,津津樂道于其中偶有的綺思小事,那又是另一種膚淺了。總之,謝向上在寫日記時,態度是越來越嚴肅了,他認為自己這點感想雖然微不足道,但是,也的確有一點小小的稀缺性呢。
這三句話,可以說是他在工作中投入得越深,就越發深刻的感觸道統幾乎決定了政治的完整形態,個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實在是很小的。
就譬如王恭廠爆炸案,為什么必須在事發后立刻明確案件性質吏治不清,朝廷已下令搬遷,而工部始終拖延,最后防火不慎,引發爆炸。
這其中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敏朝的天人感應思想,天子得益于此擁有部分神性,但受到的限制更多,任何大災,都會被歸類為德政不修,引發的天譴,再往下歸因,那就是朝中小人當道意外事件總是會和政局聯系在一起,成為朝中黨爭的工具。
敏朝用三年多時間,初具雛形的廠衛新政,很有可能因為這樁意外慘淡收場,所以不論皇帝還是田任丘都極為緊張,田任丘下野,如果九千歲不能回歸的話,可以想象,特科將成為鏡花水月,高產糧種引種一事前景也將立刻晦暗不明。
這和買活軍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買活軍現在散布于華夏各地的田師傅,其安全將立刻失去保證,他們還能平安歸來嗎還是會被衙門扣留這是誰也說不清的事了。
歸根到底,是思想的不同,決定了政治的不同,如果類似的事件出現在買境之內,將會如何謝向上完全可以想到其中的步驟先救災,然后調查事件起因,是生產紀律不到位,那就由生產線負責,是廠房設計不合理,那也自有負責一方,總之事件就只是事件,和政治沒有太多的關系。就事論事、實事求是,這是買活軍的思想,也就決定了買活軍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