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韃靼人來說,25歲一般都有七八歲大的兒子了,林丹汗可能會覺得這個年紀有點過大,他們那里,男人十三四歲當爹是很正常的事情。”
“生活條件越艱苦越早婚,能理解,告訴林丹汗,買活軍來了以后,韃靼人的人均壽命會有一個提高,不再是三十多歲就死啦,尤其是那些來買地的韃靼人,活到六七十歲不成問題,那二十五歲成親也就還不算是很晚。”
這里說的當然不是個體,而是大致的情況,馬臉小吳也認可,“調整飲食結構,引入醫生的話,其實要面臨的就是自然災害和爭斗帶來的減員了,尤其是天花疫苗,牛痘一引入,他們的人均壽命肯定大大延長,又有土豆了要提醒林丹汗,十幾年后,草原的人口會是個問題,可能會超出粗放型農牧業能承載的極限。”
“說得好。”謝雙瑤又開始吃飯了,她指了一下小吳,表達自己對這個觀點的贊賞,“記一下,要體現在給林丹汗的信里,而且要記得向巴圖爾普及這一點,林丹汗他們那邊的人沒完全接受掃盲教育以前,可能不容易接受這個觀點。對了,最近這兩年間,咱們領地上是不是出現了婚嫁潮了我今天看到臨城縣皇榜旁邊,那個婚介所的招貼欄,厚得都快貼不下了。”
要說謝雙瑤不了解自己的領地,那肯定是假話,她巡視的腳步還算是勤快的,在個體視角上來說,和百姓們的知覺大致是能保持一致的,但是,一個更廣闊的視角,就只能仰仗數學了,小吳打開她電腦,查找了一下資料,“給你發送過去了。”
她是謝雙瑤發展的操作員班子里級別最高的那個人,畢竟是秘書,很多公文被錄入員錄入之后,就會發送到小吳的電腦里,謝雙瑤有需要時,小吳查出來發給她,馬臉小吳可說是這世界上電腦文件分類查找學的大師了。謝雙瑤自己的電腦資料都是亂七八糟的,沒她的硬盤整潔。
“哦,是的,今年開始都是婚配的大年了”謝雙瑤看了下資料,“算算也的確是,七年了,倒推回去,七年前十六歲的女孩子,沒出嫁的也還有不少的,尤其是江浙那邊,她們的女孩子容易通過紡織業賺錢,就比較流行晚婚,二十歲成親本來也不晚的,差不多,十七八歲搬到這里來,做了幾年活,也到婚齡了。”
至于可以結婚的男人,那不必講的,什么時候都很多。婚配市場的繁榮,主要是因為大量的女性人口到了成親的年齡段,統計局自然也不可免俗,對于婚書內容進行分類統計,列表送了上來,為的就是謝雙瑤關注到這個問題時,可以即時性地有一些數據能夠看到這種數據才是最好的答案,謝雙瑤還是相信一點,身邊科學家干不過數據科學家,雖然數據也有不準確的問題,但至少比我身邊的視野要開闊得多得多了。
“哦哼嗯。”謝雙瑤一邊看一邊笑,“看來這abcd的問題也沒啥改變嘛。”
小吳保持沉默,這話她接不了,聽不懂。不過好在謝雙瑤下一步就問她了,“你今年是不是也到年齡了快”
馬臉小吳比謝雙瑤大一歲,轉過年就23,可以結婚了,她說,“我沒有結婚的想法而且我哪怕談對象都得和情報局匯報啊,這是紀律,你肯定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