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孩子的教養、份例,那也輪不到她們做主,原本前些年,皇子公主都是由母親來撫養的,但如今買地來的育兒書籍,有很多新的規矩,并指出了舊有惡習的弊病,因此皇帝做主,由皇后選拔了一批聰明懂事,又認字的女官,集中學習育兒,又指派到各宮來做奶娘,這批奶娘的權力,比從前要大得多,直接對皇后匯報工作,妃嬪們倒是退了一舍之地,孩子們三歲之后,又要去上所謂學前班,到了五歲便開蒙正式認字讀書了,需要母親操心的地方,并無之前這樣多。
就譬如此刻,到了冬日,皇子公主身體康健的,都去別宮住在特意修建的水泥二層小樓里,那處有暖氣,還有鍋爐,可以隨時燒熱水洗浴,比宮中要舒適,只是地方有限,比較逼仄,也就是冬日去住才便宜些。
奶媽子是都跟去的,那么在宮中的妃嬪,便迎來了一個清凈的冬日,想孩子了,便請求皇后,湊個時間去看一眼,大多數時候,也就和王、任兩個妃子一般,一宮主位,起來都湊在暖閣子里,聊聊天,鄰著玻璃窗看看外頭的雪景,感慨一番,又做做功課,自學一下課本,在暖閣子里活動一下手腳,做做基本的健身動作,再看看報紙,議論議論出宮請安時的見聞,這一天不也就過去了
首發網址x63
要說起來,她們的日子和前人相比,已經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了,一般來說,宮女詞表達的情緒,都是深宮幽居的寂寞與無聊。后宮女子,行動受到嚴格的限制,一輩子活動的區域只在宮墻之內,接觸到的人也極其有限,并且和外頭的女娘比起來,社會往來極度匱乏,又不識字,也沒有的習慣,雖然衣食無憂,但長日漫漫,無所事事,精神上的空虛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許多宮人口角,也和閑極生事有關。
但是如今的妃嬪們,那就不同了,首先她們是有事做的,春夏秋三季,每三日去請安,并不是說都能見到皇帝的面,更多的是去別宮上課,回到宮中還有作業要做,在宮中的那幾日,皇后也會給她們分派職司,讓她們幫忙教導宮女識字。
人無事的時候,矛盾都因為性格摩擦而起,可一旦有事做,矛盾便大多是公事中的沖突,因公事而起的沖突,隨著此事了卻,其實也比較容易消弭,這就極大地緩和了宮中的人事。再者來說,她們也識字了,而且能夠看報紙,看到外頭的教材、話本,各式各樣的書籍,人一旦識字,精神世界就會有一個很大的延伸,不會只停留在肉身所處的位置,這些妃嬪們幾乎也和皇帝一樣,感到自己十分忙碌起來了,甚至也覺得時間是很不夠用的了。
第三點,則是外人根本無法想象的,那就是皇帝獨居別宮,妃嬪們都住在宮中,等閑不能見到帝王面,很多人會因此同情妃嬪,覺得她們幽居深宮,青春浪擲,正所謂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不開門但事實上,皇帝居于別宮,對妃嬪們來說,卻恰恰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直接讓她們每隔幾日都有了出宮的機會,雖然是坐在車里,左右隨從護衛但是,車輛行于街道上時,難道還不許她們暗暗掀起簾子,偷偷地看看外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