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建成之后,又請了買地的工匠來驗收,居然就連最常出問題的廢水池,工藝都通過了驗收,王良妃也是此時才知道,驗收廢水池,是要在池子還干凈的時候,用一池子加了染料的色水注入,數日后查驗池子旁的土壤,要泡水驗證未被染色,才算是通過驗收。
“現在市面上禁止私造廢水池,違者治罪,便是因為土壤污染的關系,不過原本造廢水池只能用買活軍的匠人,多少有些沒體統,如今咱們既然有了第一批能造廢水池的工匠,只怕這上下水便要更加流行了。皇爺一早就令御作監多燒馬桶,說是預備著年后往各地去賣呢,還要匠人們多傳授技藝,如此看來,內庫又要賺錢了,咱們年下的賞賜也必定豐厚。”
用過了新式凈房,真是再沒有不滿意的地方這水泥平房明顯是為了過冬設計的,可以稱為水泥暖房,屋宇并不高大,墻面也厚,四壁簡素并無裝飾,里外就是口袋式的三間房,凈房在最里間睡房之外,是一個小小的附室,也并不大,一個馬桶,一個淋浴的噴頭,一個洗漱臺盆而已,臺盆上方裝了一面玻璃鏡,這就是全部了,除此之外,別無裝飾,若論富麗,真和宮中無法相比。
但是,全屋最暖和的就是這個凈房,一入內穿著單衣都沒問題,因為這里鋪設的地下暖氣管最多,且距離鍋爐房是最近鍋爐房和一個小伙房,還有水泵,驢棚,就都在院墻外,是一個單設出來的小院落,叫做設施小院,院落里還有一口咸水井,如此,除了洗漱臺盆和淋浴臺盆連的是每日現運來的甜水之外,暖氣管和沖馬桶的水管就直接從咸水井里泵出來,還另設了一個出口,給下人們灑掃洗衣。
在設計上來說,這樣的雙進水,設計無疑要比買活軍一開始設計的單進水更復雜一些,整個房子的布局也更適合北方人過冬,尤其是凈房的暖水設置,體現了設計者的周到很多時候,凈房是取暖的盲區,就如同買活軍使館一樣,他們使館是燒暖氣的,但超市的獨立廁所卻沒設鍋爐,第一年入冬后緊趕著改造了一批,這才勉強過了冬天,沒鬧出水管凍裂的笑話來
在北方,有水管的地方,室外必須包大棉褥子,室內也必須燒爐子,或者有暖氣,若不然,那就是一冬天別用,把水都排光了,否則管中水結冰之后,管子就等著變形漏縫吧,第二年春天全換下來修補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為了水管著想,要燒鍋爐,這是一個,第二個便是冬日里想要時常洗澡,凈房就要設計得特別暖和,才能避免著涼。王良妃也認為,皇帝在建筑設計上是極有天分的,尤其是接收新事物將其落地的功夫,真是并不遜色于多年的老工匠呢。
至于說,皇帝在皇產宅院中廣設暖房,如此大費周章,到底有什么別的想頭,那就不是王良妃能揣摩得到的了,橫豎內庫這幾年來富得流油,年年支援戶部最后都落入誰的腰包,還不知道呢,便給宮妃皇嗣們花上一些,讓她們能舒服點過冬又怎么了總不成老大人們在家里修暖房,自顧自的樂呵,她們在宮中受凍吧
再說,這房子的造價其實很便宜,翠兒一邊給王良妃梳頭,一邊就絮絮地說著小福子去別宮請安時嚼回來的舌頭就這么全套下來,連建屋子到配暖氣片,不過是五百兩銀子的造價,就這還是厚給了工匠工錢。
“說是為了趕在入冬土上凍之前夯實地基,這么幾十處宅院同時開工,匠人們都是連軸轉,確實辛苦,因此多給了錢就這樣三間房也不過是五百兩連驢價都算上了皇爺算完賬就說了一句,宮里光是給一個小殿補瓦片,花的都不止五百兩屋里人都沒有敢接話的,大太監們都順脖子淌汗羊毛出在羊身上,平日里他們孝敬皇爺的錢都是從哪來的呢是不是就從這些瓦片錢上來”
梳子在油亮豐潤的黑發中穿行,王良妃默默聽著,神色也逐漸凝重起來,“皇后娘娘不在嗎”
“在的,皇后娘娘只說,祖宗成法,必有因由,還請夫君制怒。不咸不淡的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皇爺聽了,哼了一聲就不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