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印象,在內陸有底蘊的州府中,是很普遍的,其實就是雞籠島內部,已經建筑起對雞籠島此地的認可,產生居住地自豪的百姓們也并不多,也因此,雞籠島衙門對于即將召開的買地暨華夏第一次全國運動大會的重視,要遠遠超過內陸。
不但官方特意撥款,給運動員改善伙食,便連雞籠島的老百姓們,對這些在兩個月前的初選中,選拔出的民間運動員,也是異常的關心,一人中選,鄰里都感到面上有光,對外夸耀不說,平時生活中更是照顧有加,時常叮囑他們要多訓練些,為的便是在明年的大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也好為雞籠島正名
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流民們,在雞籠島這里安居樂業,要說日子過得不好,這是假話,但在文化、民俗上,卻始終有種和本地格格不入的感覺,因為這里各地的人都有,過的節日不一,除了清明、冬至祭祖,新年歡慶之外,別的節慶,你重視,我卻連聽都沒聽說過也是有的,再加上本地沒有廟宇,平時要說去參拜個什么,趕趕廟會,都沒有這個條件。
再加上多數是小家庭到此,又被混編打散了居住,周圍鄰里,同鄉的都很少,因此,在精神上似乎總有一種異樣的孤獨感,雞籠島的流民們多都是很熱衷于聯系家鄉,招引同鄉來此的,為的就是緩解這種陌生。基于相同的理由,他們對運動會也抱有更高的熱情在運動會中,雞籠島作為一個整體,要去爭取屬于整體的榮譽
當然,對于全華夏的百姓來說,運動會都是很新鮮的事情,在運動會之前,全民爭取家鄉榮譽的活動是科舉,不過,科舉是讀書人的事情,百姓們也只是看客而已,大運動會那就又不一樣了,跑得快的、跳得高的,甚至還有足球踢得好的,圍棋下得好的,那都是身邊出來的人,不是人人都會做八股文章,可人人都會跑跳,都會圍著個球拍來拍去呀
如果華夏都可以參加的話,那,北方的士人是不是也可以為自己的家鄉掙來一點榮譽呢
懷抱著這樣的想法,很多北地的士子都在搜羅身邊的壯漢南下,資助他們在買地參加選拔雖然士子們一貫重文輕武,但,不管是多么無聊的比賽,只要和家鄉有關,那就沒有人不想贏的。運動比賽,會讓人很直接地區分自己的歸屬感很多流民雖然南下到了雞籠島討生活,但他們平時對外自我介紹時,習慣性地還會說自己的原籍,可在運動會要召開后,他們也逐漸習慣于說我們雞籠島了。
因為他們不論是選擇自己的代表地,還是選擇自己支持的運動員,都必須要在原籍和雞籠島之間進行衡量,對于這些已經習慣了在雞籠島上耕種生活的百姓們來說,這更像是心理上順理成章的一次遷移,在這一次運動會之后,原籍真正成為了原籍,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心理上把雞籠島這個自己支持的地域代表隊,也當成了自己的家鄉啦。
抱著這樣為家鄉爭榮譽的心態,被地區運動會選拔出的運動員們,熱情也非常高漲,上下一心,卯足了勁兒,自發地暫時中斷了每日的學習,在半天班后的上課時間,聚集到雞籠島學校的操場上,義務為明年五月的大運動會做準備。當然,來訓練的人可以管一頓很豐盛的飯食,同時在數值上看到自己的進步,這也是他們積極訓練的動力祝延年有句話是沒說錯的,雞籠島的訓練條件,的確是別的地方難以比較的呢。
首先一個,雞籠島的天氣,這個是不必說的了,其次,雞籠島因為是海運的中心港口之一,所以各種貨物、礦產都非常方便,也有不少工廠,其中,更由于蒸汽專門學校,建筑在雞籠島,所以雞籠島上永遠能使用最新型號,甚至是實驗型號的蒸汽機。
這使得雞籠島可以很方便地造出操場來蒸汽拖拉機換個平地的鐵碌碡,小半天時間,什么地不給你平出來有條件的地方,先把煤渣堆在平地上,再用碌碡一壓,這不就成了標準的煤渣操場要比一般的土地軟得多了,下雨了也不會有泥坑,干透了一樣能用,最是再好不過的訓練場地了
若是在內陸,那可就沒這么方便了,蒸汽機不是沒有,但少,耕地都且還論不到呢,多是工廠在用,更沒有拖拉機,要建操場得多少個人力去平地啊再說座鐘,這東西,近年來買地是能土產了,可要說能拿兩臺座鐘來給訓練計時的,怕也就只有港口富庶城市了吧,一些偏僻山區,就算修了路,交通還是相當不便,那兒的活死人們,也就只能拿線香計時,或者專門要借調一枚仙器電子手表,那也只能一次訓練一組,像是雞籠島這樣,有兩臺座鐘,一次可以做兩組計時訓練的條件,他們可是拍馬都追不上的。
“這里的優勢,那就不是一句兩句能說得完的了。”
現在,學校辦公室最喜歡的話題,就是議論雞籠島在運動會上的優勢,簡直是百談不厭。“用線香這樣的計時,根本無法精確,風速、天候都有很大的區別,再說了,有些百米短跑什么的,線香都根本沒法計時,那就只能是同組和同組比,一味的傻練,到底提升了多少,自己也是抓瞎,還有舉重,是不是用標準的配重塊,差別可大了去了,熟悉的配重感,能找到吐氣開聲的那種節奏,那種感覺。平時就用的石塊來練習,到大運動會用鐵塊,找不到感覺,平時能舉的重量怕都舉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