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買地,報紙是足夠的,便搶地盤,在這里,因報紙數量有限,還要多搶些報紙。”對豐饒縣這里比較熟悉的,除了吳老八,還有在許縣的幾個吏目,“雖然靠近買地,但到底并不是買地,這些孩子也是近半年,楚香主他們起義當家之后,才能到碼頭來領報紙的,原本碼頭被幾個幫派把持,旁人都是插不上手,便連賣報都要看關系分,給人上供,分出好大一部分賞錢去做好處費。”
買地雖然也有報童打架爭地盤的事情,但大多時候總是有人管的,有些地方則干脆規定不許給報童更多打賞,只允許付報紙錢等等,到底是有個規矩在,豐饒縣這里,楚香主打的雖然也是紅底活字旗,但許多細處照應不到,也的確是力有未逮,管理城市是很專門的工作,不是一些私鹽販子自顧自可以琢磨出來的。金娥也是點頭說道,“別的地方不說,這豐饒縣,縱有不合規的地方,我們也是一定要消化下來的,此地毗鄰買地,而且是前往長江的重要出口,自然不能放任其繼續獨立下去。”
“是這話了。”吳老八眼睛一亮,也是笑道,“自然了,豐饒縣在買地之側,耳濡目染之下,對我們的規矩也是了解的,他們這里大面子上能理解我們的統治思路,大體都辦得漂亮,通過評估也肯定是不成問題的。至于別的考察團去的州縣,那就各自有各自的情況,可是要好好甄別了。”
“不過,我要強調的一點是,吸納或者不吸納,這是上頭的考慮,除了本地的現實情況之外,無疑還有很多政治上的考量,這不是我們可以置喙的,所以,到了當地,多問,多看,少表態,最好不要讓義軍有太多的想法,不論是過于樂觀還是過于悲觀,都不是好事兒。”
畢竟是考過吏目試的人,都是懂事兒的,這話中的道理,大家都能明白,比如山陰也有地方起義,但那地方距離京城就四百多里,你說買活軍完全吸納他們,承認那是一塊買活軍的飛地,這和公然對敏宣戰有什么不同
因此該處不論做得多好,都只能是放到第二檔里最好的結果肯定是被吸納,被接管,次好的結果,則是評估之后暫有不合規的地方,還可以繼續整改,買地這里雖然不派人來接收,但也會給予一些政策上的好處,譬如和他們做一些有限額的生意,扶助他們本地有一些支柱的產業,農業的話,基礎民生作物可以高產糧種,讓他們達成最基本的自給自足。
當然了,次好結果中的援助力度,是由買地自行決定的,可以操作的空間很大,最低檔的可能也就聊勝于無,最高檔的扶助力度,都足夠養肥這地方的主使人了。所以這些新義軍的內部,其實也不是鐵板一塊,老百姓都盼著能被買活軍完全吸納,但可能很多義軍首領本來就希望得到的是第二檔的結果,調查團也要評估這樣的內部紛爭,會不會影響到本地的政局穩定,百姓民生。
當然了,要判斷、刺探出這些敏感問題的答案,那當然不能是剛考進來沒幾個月的小吏目愣頭青,非得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已經至少干了兩三年,本職工作也完成得很出色的骨干才行。
金娥等一批吏目,便是在這樣的大前提下被抽調出來的,之所以在各地選調,連雞籠島都出人,原因也在于此了,云縣的吏目反倒很多都是年輕人,因為老練的吏目,都會被調動提拔去別處,若是這么多調查團都在云縣選人,云縣的日常工作就根本無人主持,全靠一群小年輕瞎折騰去了。
“按照常理推斷,咱們的安全不會是太大問題,畢竟邀請調查團前去的義軍,至少都是想要親近買地的,但畢竟出門在外,也不能不防著一手。因此這安全條例,大家也要往死里去記憶遵守,出門在外,兩人成對,三人成列,絕不許單獨出行,遇到緊急情況時,三人結梅花陣,最好現在就結起對子來,每次駐扎時分別結對練習。在外行動,就按照結對時的分派來,兵器不要離身”
這就是在船上要學習的第二項內容了,外出行動時的規范、遇事時的預案,都要仔細記憶背誦和政策精神一樣,都是要考試的,調查團長吳老八是個考試狂人,最擅長在船上見縫插針地給大家講課,隨時小考,雖然是乘船,但并無半點閑情逸致,反倒是比平時當值還累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