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面天氣反復,冰面不會凍到能過人的程度,岸邊若是上凍,不能靠岸,就不好補給了,若是連江心都有浮冰,船也走不了,我們困在江心那就糟糕了。耽擱行程不說,食水送不上來,非得凍出病來不可”
這樣擾亂軍心的言論,自然很難得到大家的呼應,吳老八斷然道,“若是如此,那就拿防水布包了行李,跳下河游過去我記得吏目多少也要考核體育的吧,沒有在冰水中鳧水的能力,怎敢應下我們買地的外差真當危險津貼是白拿的嗎”
最后這句話,讓所有人都閉嘴了,他們也確實都會游泳,因為這是買地特別的要求,買地在福建道,現在勢力范圍延伸到了南洋,都是多水之地,吏目出行,不是騎馬就是坐船,因此,做吏目在體能上有三個考核標準1會鳧水,雖然沒有特別標注,但要求至少要能在十五分鐘內游五百米,在大多數時候,這足夠游到岸邊了。
2會騎馬,這個不必多說了,還有3,會騎自行車。在一些報考吏目的人數較多的地方,這三點已經成為體能上的硬標準了,從前考入的吏目,雖是免去了這一茬,但要派外差,尤其是去買地以外的差使時,這三條不過關也很難得到外差。危險津貼這個不多說了,一般來說,去買地以外出過差的,提拔速度也要比留在本地的更快些。
有了這樣的前情在,怨言便消弭了下去,積極的論調開始出現了,“走一步看一步嘛大江千百年來沒上凍得這么徹底了,我們還在下游,萬不至于的。再說,若是真出了什么事,各州縣的買地辦事處也會設法來援救我們。”
這句話點燃了船艙內的生機,人們臉上出現笑容了,“那是,便看在我們帶的報紙份上,也來得積極啊這報紙可就是錢,為了錢也得把江面的浮冰敲碎不可,哪有任其阻礙航道的道理”
“這可不一定”船夫卻來潑冷水了。“雖說道理是明白,可兩江沿岸的老爺,哪有這個閑心喲怕不是只有些商戶人家組織著出面,可這幾年來,兩岸的州府也亂得很,他們自個兒的伙計,鬧著往買地跑的有許多,聽說現在就連三峽的纖夫都跑啦”
“前段時間,連我們長江下游都聽到了這消息,說是川蜀關內,航運幾乎停滯,就是因為人都跑得差不多了都說,買地的好處還沒見到,可買地的壞處就先來了
纖夫跑了,沒人拉纖,船只怎么過三峽呢巴蜀的錦緞堆積如山,還有蜀鹽,幾千年來,自貢那里的井鹽都是有名的,可現在,買地的雪花鹽來了,賣價和自貢的井鹽也差不多,百姓們都買雪花鹽了,井鹽怎么辦”
各地有各地的民情,對于川蜀內的紛爭,船夫也只是道聽途說而已,但大江沿岸這州縣的情況,因為定期要靠岸補給的關系,他是很清楚的。“這幾年就一個字,亂人跑來跑去的,亂子太多,官府根本沒用,原本靠鄉間大族維持著,可現在,許多大族自個兒鬧分家呢,許多事情根本沒人管了,城防不建,水利不修,就連疫苗都沒人張羅著種,還好那高產糧種,百姓們自發推舉耆老來迎種,到底還是都種下去了。”
亂在何處那亂源可就太多了,首先是人員往來的亂,沿岸的州縣不斷有人去買地討生活,也不斷有人從周圍的鄉鎮進城,當這種人員輪換的數量級逐漸上升的時候,新舊交替,外來客商首先的感覺就是,老相識都不見了,上回來結識的新朋友,這次來也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