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似乎無可奈何地微微嘆了口氣,順著十三娘問道,“那,要如何才能叫你惦記得不得了呢”
十三娘頓時便笑了起來,翻身騎坐而上,將武子苓牢牢壓制住了,武子苓早猜到她是起了這心思這個十三娘,本就是膽大包天機靈古怪的女子,到了買地這里,幾年下來豈不是更加任性妄為了凡是有利于她的新思想,她是照單全收,甚至還要發揚光大,就譬如說謝六姐的招婿書罷,便被她拿來弄鬼連六姐都要求自己的夫婿器量須偉了,她十三娘想要幫武子苓稱量一下他的器量,不也在情理之中嗎
若說他們二人是一見鐘情,那未免是有些太過分,實在地說,武十三和范十三或許還不是那樣般配,他們拖延到現在都還沒有定親,自然是有些現實的考慮,矛盾難以調和范十三娘早已對父母許諾,將來要招婿,生出來的孩子要隨她姓范,繼承范家的基業,就算她父母不抓著這話不放,以她言出必行的態度,也不會為了一個男人食言,但武家名門大戶,也再沒有把兒子許出去做上門女婿的道理。
再者來說,他們都是孤身在買地,父母沒有隨過來,按老式的規矩,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親之前不能不考慮到雙方家庭的看法,否則,不論是誰上門,都難免要被親眷拿捏。
自然了,這兩個十三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若真是橫下一條心來,走買地的新式婚姻,等年紀到了這也是一條路子,事實上應該說是一條更好的路子,畢竟,他們雖然不是官身,但卻也是買地有臉面的人物,肩上扛了一族的將來,越是這樣就越要謹言慎行,按照官府提倡的風俗行事。男婚女嫁的舊婚俗落伍不婚不嫁的新婚俗,能掙來的政審分,得到的贊許,對家族反而更有利得多了。
這樣利益上的考慮,是締結婚姻必要的審時度勢,但在武子苓和范佩瑤之間,卻又似乎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以利弊而論,兩人都找能完全跟從自己行動的附庸者,效仿謝六姐的招婿書,似乎是更有利一些,也更符合如今的風氣。
但有些時候,男女之間的事情總有幾分不由自主,若不是十三娘,哪怕換了個天仙來,沒有定親,或者說沒有成親以前,武子苓也絕不會逾矩,甚至于,他原是有一生不娶,專心醫道的想法,只因總覺得男女情愛之事,太過浪費時間,便是天仙來了,也未必能叫他改了主意。原本在登萊時,他之所以出走,也是因為聽說家里有為他說親的念頭,便立刻留書言明自己要去買地出走還不夠,還要說明自己去了買地,畢竟是敵境,如此才叫爹娘不敢隨意為他說親。
可,他偏偏就遇上了這么個刁精古怪的十三娘,奈之何如前兩年還好,十三娘年歲尚小,這兩年她發身長大,對于男女之事產生好奇,便常攻關武子苓,要馭他一道一探究竟,武十三郎撤去院中梯子,其根由也多少有幾分在此了。
十三娘這里,她的想法卻很簡單,買地女兒,敢想敢做,貞操那是過時的觀念,自己的身子自己做主,她偌大的生意都做起來了,想做什么事,如何還不能做了若說是怕鬧出人命來,那她會計算安全期,武子苓又是醫生,常識也是豐富,應當這方面的危險不大,就算萬一中的萬一有了,她也可以去敏地生下來,到時候在自己家里搭建產室,由武子苓接生,還能出什么事兒
她年少得意,性高自傲,對于這種事看得未免小了些,武子苓卻不能乘機占她的便宜究竟兩個人之間到底是誰占誰的便宜,這還有得口角呢,十三娘以為,既然兩人年歲相當,談不上誰更強勢她還要比武子苓有錢得多,一切又出于自己的意愿,那么應該算是自己占了武醫生的便宜,她還特意預備了厚禮,待事成后相送呢。
而武子苓是老八板兒,認定這種事不論怎么說是男人占便宜,他又是個不肯占便宜的性子要成親、要定親,至少,至少要等她滿了二十三歲,否則倘若安全期出紕漏,她有身孕了,不論會否被官方追究,武子苓事實上都觸犯了買地的法律,一生的清譽也難免因此要蒙上污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