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這兩樣運動,在買地興起的時間的確是不長的,也就是大半年左右,風靡的速度卻是半點不差這就是領地小,通訊方便、人員往來頻繁的好處了,任何一個新東西,只要是在一地先流行起來,那么大半個月內,便會立刻跟著在各地跑商運輸的馬車隊,一起擴散到周邊的州縣去,隨后則是跟著修路隊、施工隊一起,往偏僻的山區州府傳播,就算是最偏遠的州縣,也不過是一個月的功夫,便會對這新鮮東西知之甚詳了,倘若還能在報紙上稍微鼓吹鼓吹,按照現在買地報紙傳遞的速度,七天就要到達州縣的話,也不用半個月的光景,便能成為人們的談資。
“這就是買地的速度,和川蜀那里動輒用月來計算的時效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川蜀和京城的溝通,用月來計算都是小的了,半年、一年,都是很常見的時間節點,就像是秦都督的白桿兵,一旦出川之后,消息基本上就是完全斷絕的,很可能真正的情況,要等她本人回師了才能完全知曉。習慣了這種節奏和速度的黃景秀,對于買地的快當然會感到匪夷所思了,買地這里,什么都是很快的,新消息的傳播也快,人們的生活隨之而來的變化也快。
而且,大家似乎都對這種速度是很適應的,他們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生活,來迎接、捕捉這樣的變化,并且深信著這些變化對自己是有好處的在黃景秀看來,這大概也是買地的活死人,和敏朝百姓最大的不同。
就像是籃毬,它的出現,是橡膠工業得到進步的結果,雖然這球的數量還不算很多,在運動大會上也不設獎牌,只會進行表演賽,但也立刻就在州縣中掀起了一陣熱潮,許多州縣都是各顯神通,以弄到幾個籃毬為傲足毬還好,不過是游戲規則的變化而已,說實話,健色球也不是不能適應新規則,但籃毬就不同了,它依賴彈力,這恰好是健色球的弱項,所以,衢縣能踢膠球,實際上是一種對自身實力的炫耀,意思是他們的膠球很多,多到可以同時供應兩種球類的游戲。在一般貧困緊張一些的州縣,籃毬也就是一兩個而已,踢足毬的人,只能踢健色球去。
“其實,拿出來用的這些膠球,主要的目的都不是為了給民眾頑,而是要測試這些橡膠的使用效果,這也是為何才大半年就有了兩代毬。按照工業管理學的說法,產品在正式推出之前,最好要做一兩次迭代這些話太復雜了,說了你也不懂,只需要知道,橡膠生產工業還在設計生產線、調試產品功能就行了。”
謝金娥對于籃毬是很熟悉的,不過,并沒有多的一個給她一直把玩,她只能隨意地拿起健色球來,向黃景秀說明,“用毬來測試,有一些好處,譬如說,這個東西是用來頑的,好玩不好玩,不至于誤事。而且因為頑的人多,不論是白天黑夜,總是不落空的,就可以在極限環境下測試它的耐力,它多久會破呢能耐得住怎樣力氣的拍打多冷的時候會變脆,多熱的時候會發粘得厲害”
“只要有人用,就多一個收集數據的來源,嬉鬧時測試的數據來源也更豐富一些,現在還有想用橡膠來做輪胎的,但是橡膠胎的自行車,要測試的條件可比這毬復雜多了,也沒什么趣味”
橡膠做輪子的自行車,聽起來似乎很新鮮,至少黃景秀在離川之前,都沒怎么見過自行車呢對山城來說,這東西似乎也確實沒什么用處,她是直到大江中下游了,才感到木輪自行車開始變多了起來。不過,主人們都用得很小心,使用上似乎沒有買地這里的這么肆意,至于橡膠輪子,那當然更是沒有見過了。“橡膠輪胎的自行車,真有這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