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那這么說,等到海參崴的路能修起來,云縣和建新之間,通航的次數可是要比現在更頻繁多了到時候別說石墨,就是煤礦也能多開采些,賣了換建材回來呢”
“為什么是海參崴”
木箱子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哦,對對,海參崴輕易不怎么上凍這么說的確不假,路要修好了,終年通航,冬日也斷不了貨運的,建新這里很快就能把水泥房都起出來了。只等著粘土磚的配方確定而已說起來,建新這里其實也有粘土礦,這事兒老汗他們還不知道,探礦他們那邊的小分隊新勘察出來的,我就說嘛,煤礦伴生的常有高嶺土、黏土,這要都找到了,瓷土也有了,還能燒出瓷器來賣去東瀛呢。”
“就算我們燒不了,運到南邊去也行呀,景德鎮的土都要被挖空了,聽說瓷窯東家急得團團轉,在南方到處轉悠著找礦,我們這靠海不說,土那還不有得是誰說遼東荒涼六姐講得真不錯,雖冷,但卻蘊含了無窮寶藏,只要把路修好了,想不富都難女金人來通古斯,倒是選對了地方,不得不說,還是有點運氣的,他們這片地盤底子可還真厚實”
雖然在云縣住了這么久,但馬翠英還真是第一次如此直觀地認識到了工業礦產對一座城市的價值,仔細一想的確如此,只有農業依賴氣候條件,礦在哪不是礦只要有礦,就算自然條件這么惡劣,建州也能讓這些半孤兒都吃飽穿暖,甚至有力氣鬧事,倘若再開出什么稀缺的富礦來,說不得,建新會把蝦夷地遠遠地甩在后頭,可以和和雞籠島、南洋這樣的,被買活軍經略有年的地方,比一比生活條件了
到了那時候,愁婚配的應該就不是建新,而是蝦夷地了,除非蝦夷地也發掘出什么礦產來,那倒也好的,蝦夷地就臨海,運輸更方便,還不用走幾百里路了就不知道有沒有不凍港
因為和本部的通話要等時間,這會兒大家也是在閑談,馬翠英正在胡思亂想時,只聽得窗外馬蹄嘚嘚,大約三四匹健壯的高頭雜色馬進了院子,上頭下來了幾個穿著棉襖,身形笨重的漢子,屋里眾人隔了玻璃窗看見,都起身迎接窗戶還被糊死了不能開窗,因此便撩起門簾子喊,“小鄭,都回來了咋回來得這么早出事了么”
“沒事,姐,就是發現了這東西,覺得有點意思,想拿回來送礦里去化驗一下。”
一個小伙子掀開了頭頂的氈帽,從腰間解下了一個掛袋這掛袋里全是一根根銅管子,馬翠英好奇地看著,心道,“怎么不用玻璃管啊,對了,我們參園到冬天就在大棚里取樣,實驗室也有暖氣,他們出外取樣用玻璃管可能會凍裂了。”
“啥東西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