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這些兼職的人文學者中,讓阿諾就是一個較為突出的人才,大概是因為他本來就是貴族出身,因此,對于華、歐兩地的貴族概念、待遇、傳承、消滅,進行了系統的觀察和歸納,也是因此,他得到了向買地眾高層上課的機會,因為他不單精通歐羅巴的紋章學、貴族譜系,而且還能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用易于被華夏人理解的口吻說出來,同時順便把羅剎國內的局勢解釋清楚,倘若沒有相當的貴族學識,這是不容易辦到的,而且,作為一向愿意和異教徒眉來眼去的法蘭西佬,他對大西洋北海這些國家,包括羅剎國的了解,也要比南歐的弗朗機人,西歐的英吉利佬更多一些。
“在華夏這里,有一種普遍的思想是深入人心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出自史記,這是漢代的作品,這可以證明,在兩千年前,華夏的人們已經承認,只要有能力,華夏的統治者可以是這片土地上居住的任何一個人。所以,華夏有很多類似的諺語來表達這樣的思想,英雄不問出處,也是講述一個人的血緣對于他的能力沒有任何的影響。”
“同時,我們可以很輕易地觀察到,雖然歷代天子都在竭力地宣揚自己血脈的神秘性,宣稱自己受命于天,但在知識分子階層,發自內心地深信這一點的人并不多,就算是在文盲平民階層,他們也對天子保持著一種功利性的敬畏,百姓對于這種神圣性的承認,完全出自自身的利益,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他們絕不會因為自己的血脈而產生畏懼情緒,反而立刻就會滋生出一種狂妄的野心來,可以很輕易地認為自己也能競爭統治者,至少是擁有這樣的資格。”
“但是,在歐羅巴,這樣的想法是相當少見的,更為普遍的是對于血緣根深蒂固的認可,貴族就是貴族,永遠都是貴族,當然,貴族會不斷的沒落,因為他們的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但這樣的認識是牢不可破的金字塔頂端人口有限,不斷會有人跌落,可從未有一個非貴族的血脈能在頂端站穩,由始至終,當國王的永遠都是這些人,權力只在這么一個小圈子內流動。如果你爺爺的爺爺不是公爵,那么,你多半是很難當上國王的。”
在這里,讓阿諾無意去討論這種權力的起源,只是解釋著克里姆林公國的貴族來源“在羅剎國,幾乎所有貴族都和留里克家有關系,就是因為留里克家族締造了這個國度,因此,不論是誰想要得到羅剎國的完整治權,都必須和留里克家扯上關系關系越近,血統越純正就像是華夏這里的嫡庶一樣,越是嫡系,就越能靠近權力,但是,如果嫡系的能力太差,或者血裔斷絕的話”
“庶支就有了出頭的機會,”不乏敏銳的華夏學生已經指出了,讓阿諾點了點頭,“就像是迪米特里所說的一樣,他兩邊的血脈都能和留里克家族取得關系,比如他的外公瓦西里四世,就是留里克家族中素來擁有威望的武將庶支,并且在國家危難時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短暫地抵擋了波蘭人通過偽留里克王子干涉羅剎內政,貶低東正教地位的腳步,把權力留在了羅剎國本國手中,雖然悲劇收場,但在民間仍然擁有相當的威望。”
“而他的祖父羅曼諾夫更是羅剎貴族在數后選出的沙皇人選,也和留里克家沾親帶故。這一點對羅剎國來說非常重要,羅剎國大多數平民都堅信,這片土地是留里克家族的應許之地,倘若沙皇和留里克家族完全沒有血緣關系,羅剎國將會失去天主的保佑,在本就嚴苛的氣候中承受更可怕的天災。”
“在他們的思想中,這是得到驗證的理論,因為留里克王朝嫡系絕嗣之后,第一任選舉沙皇戈東諾夫家族就并未擁有留里克血脈,而盡管這位沙皇精明強干,能夠有效地彌合羅剎各部的矛盾,但他在任期間,羅剎國所承受的天災、饑荒次數是此前沙皇的數倍之多,饑荒的嚴重甚至讓克里姆林城堡糧庫空空,直到他死后,他的兒子被殘忍殺害,戈東諾夫家族的統治結束后數年,氣候這才有所好轉,而當時的沙皇正是從波蘭歸國的偽留里克王子百姓們認為這多少也算是沾了留里克家族的邊了,甚至很多貴族都覺得這位王子就是真王子,人們只是因為不滿意他被波蘭操縱,要降低東正教的地位,所以才不承認他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