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小的新建村莊很快就活躍了起來,倘若把視線拉高的話,便可以看到,隔著野地,這兒撒一點、那兒撒一點的院子內,都走出了螞蟻大小的人頭忙碌了起來和南方稠密的民居,又或者是北海那邊過冬草場的擁擠不同,這個村落的房子雖然小,但院落卻普遍很大,而且互相撒得很開,有些院子都有個四五畝地,站在院門口都不怎么能看清里頭的房子,這是盛京附近的村落都沒有的事情。
這樣的一個村子能有南邊的一個縣城大,可以說,院子里的自留地就可以滿足一家老小的口糧了這也是把院子建得很大的用意所在,雖然村子里的百姓不能領悟周老七所說的三重防線,但他們已經本能地在遵循這樣的避險思路了院子是有籬笆的,比起沒有防護的耕地多了一重保險,這樣,就算外頭的耕地被野獸給沖毀了,至少自家附近的收成能保證,怎么樣也餓不著肚子。
同時,房子小,這樣需要的采暖資源也少,其實,倘若按照在北海的習慣,那么,他們砍林子造房子時,留下來的柴火也夠一冬燒的了,但這樣的夠燒,指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能有一口暖和氣,不至于凍死。人們入鄉隨俗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哪怕是韃靼人融入女金村落,也一樣如此,不過是小幾個月的功夫,剛夠建好房子,收成一批土豆,韃靼人也已經開始比量著女金農戶看齊了,希望在冬天里能和他們一樣的取暖那這樣的話,柴火就未必足夠了,瞧著女金農戶都在準備買煤,他們也想跟著嘗試一下,畢竟,在北海,過冬的燃料不是牛糞就是木柴,他們也沒有什么燒煤的經驗。剛到建新的時候,見到周圍就有林子,卻還有人燒煤升爐子,他們還感到很新奇呢。
“煤這東西是有好處的,煙小,而且暖得久,夜里不用起來添柴火,再一點,還是因為建新附近就有煤礦,燒煤便宜一冬的話,你們按著兩千斤準備就行了,后墻都還壘著柴火呢,趕明兒我到你們家轉悠一下,看看炕都燒得好不好,有沒有跑煙,要是有,乘沒下雪趕緊重新盤一下怎么樣,燒炕舒服吧這不比燒爐子強當時讓你們買點玻璃,這也沒說錯吧明天我來教你們怎么熬漿糊封窗”
那欽哎哎地答應著,滿臉都是親熱的笑意,剛從頭人也就是村長院子里出來,身后呼啦就圍了一圈的韃靼同胞,都是七嘴八舌地用家鄉話問著剛才村長說了什么這都是那欽的親戚,說起來也算是他的統領,那欽這一支小旗,在和哥薩克人的沖突中死傷慘重,年輕的壯丁損傷大半,眼看著就無法過冬,正當族群分崩離析,大家要各投前程的關口,南面的女金人跑過來,帶來了建新正在招賢納士,而且需要女人和他們的勇士婚配的消息
反正本來就保不住自己的草場,老人小孩可能都會在今年冬天餓死,女人要么得改嫁,要么就得帶著牛羊遷徙去荒地里茍延殘喘,那欽一聽說還有這么一條活路,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就組織全族人,帶著尚未被尋釁掠奪的帳篷和牛羊,千里迢迢地南下來投奔他們的遠親了他一個表親的表親嫁給了女金人,也算是沾了那么一點點親戚吧。
北海這附近,陸陸續續遷徙過來的韃靼人并不止那欽這一支,還有新寡的烏云其其格,他們的部族住在北海東岸,聽說也在哥薩克騎兵的壓力下選擇南遷,一整個化凍季,泥濘的凍土草原上都是深深的馬蹄印和車轍,起碼有幾千人順著這條道路南遷投奔建新。而建新周圍也滿是伐木的聲音,一個簡單的經濟循環立刻就建立起來了先到的布里亞特韃靼,在女金人的組織下伐木除根,平整耕地,隨著田師傅的教導,緊急播撒了土豆種子,隨后留老人小孩照看田地,不論男女,只要是壯年的趕緊繼續去伐木砍下來的木頭除了給他們自己建房之外,還可以賣給女金人,讓他們運回城去,在城里建木屋,甚至還有些會搭建北地木屋的韃靼人因此跟著進城去做工了,也頗為賺到了一筆錢。
就這樣,除開帶來的牛羊之外,幾乎是一窮二白的韃靼人,在建新就逐漸站住腳跟了。最窮的一批人,跟著女金人學會了建地窩子,現在還住在地窩子里,伐下的木頭全都賣給女金人了,這是因為他們的牛羊因為種種緣故,在南下的路上消耗殆盡,或者本來就被人奪走,他們是乞討著跟族人一起南下的,或者還受了親戚的恩惠,欠下了債務。比較殷實的家庭,比如那欽這樣的小頭人,就留下一批木頭來建房子,甚至還有余錢買了玻璃來做窗戶,這東西倘若沒有女金村長的指點,他們是絕對不會買的,第一是沒有這個概念,第二當然也是因為想不到玻璃居然是他們能消費得起的東西,這東西看起來簡直價值連城,精致得不像會出現在農民牧民的家里,沒想到說起價格來居然還真不算太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