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一些有修道院生活經歷的洋番,他們不是能唱,在修道院唱詩班中扮演角色,就是能彈管風琴這個是帶不來的,也很難掌控,但小一些的樂器,比如說現在歐羅巴民間流行的小提琴,以及規模較小的大鍵琴,其制作工藝以及四線曲譜,卻是被這些洋番帶到了云縣,并且成為一陣風尚,在云縣乃至周圍的輻射各地活躍了起來。
華夏的百姓在娛樂上可沒有什么門戶之見,這些音色優美、音量宏大,而且演奏起來相對簡易的樂器,很快就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在社戲舞臺上是經常能得到掌聲和打賞的。也常常被紅白事請去表演,這邊剛拉完哀婉的小提琴,那邊就吹起嗩吶,臺下是何賽花巧耕田的劇組正在化妝,這已經成為云縣以及附近幾個州縣的生活常態。
這些改行做樂師的洋番,在故鄉往往是沒有本職工作的,他們的工作要么是地主,要么就是鄉紳小姐,修道院修女,有本職工作的洋番,如果還想要從事舊業,對語言的要求會相對更高一些,尤其是本來做木匠、鐵匠這些活計,機緣巧合之下,輾轉從外藩過來的百姓,還想要進廠的話,那就是要考試了。不過,考試一旦通過,收入也是不在話下的。
語言要求比他們更高的,則是那些被撮弄來的學者,對學者的要求,是語言必須達到精通,同時通過對專業的嚴格檢定考試,還要發表文章,如此才能被聘為教授如此嚴格倒也不是沒有緣故,這一旦被聘用之后,教授的收入是相當高的,還享受很好的福利,足夠他們過著非常體面的生活。
而且,是否紅圈,和會不會被聘為教授并無特別聯系,紅圈學者也可能因為遲遲無法通過漢語和專業的檢定考試,當不了教授,但他們只要能得到中平的漢語水平鑒定,那就可以免試入學,到買地大學里當學生,同時除了普遍的學生津貼之外,還享受一份特別的人才補貼,如今俗稱是紅圈津貼的。
一般來說,能被六姐圈成紅圈學者的洋番,那腦袋的確也是好使,就算曾經被檢定考試卡住,但去買地大學里學習一兩年之后,很少有發不了文章,通過不了考試的。因此,每個紅圈學者的名字只要一流傳出來這也很好分辨,畢竟那份特別人才補貼名單的密級不算很高這些紅圈學者,立刻就會成為一些小圈子的紅人,有意結交的名流不在少數,包括在生活學習上,也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以及把他們運送來的教會,一知道自己賭對了紅圈,立刻喜笑顏開,多方關照,他們的日子和一般的洋番比,肯定是要好過很多的。
本來就是世間罕見的天才,又有這樣的關照,這幾年來,陸續有七八個紅圈學者,都是很快就順利從云縣去買活大學了,哪怕大學城還沒有完全建好,但陸續啟用的建筑,也足夠容納大量師生了。這些師生又寫文章贊美大學城的設計,以及大圖書館的好處等等,讓買活大學還沒有完全竣工啟用,也已經非常出名了。這些紅圈學者也未能免俗,據說寫信回家鄉時,快把大學城吹成了所謂的雅典學院第二,吸引越來越多的歐羅巴大學生,把這所東方大學視為自己向往的圣地,想方設法投奔而來,又為他們的承運商換取更多配額,已經儼然形成了一個成熟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