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也在課上講過。”徐家的年輕人顯然在私下多次議論過這個話題。“她是四歲的時候在彬山開始顯圣的,那一年她大病了一場,幾乎都有人以為她活不了了,想向謝家買了她去吃肉那年收成的確特別不好,彬山的流民幾乎都沒有什么吃的。”
這話說起來非常聳人聽聞,但張老丈不詫異,許縣鄉下普遍生女不舉,災荒年間生子不舉也不奇怪,更何況是更加凄慘的流民。易子而食對于流民來說并不罕見,尤其是快病死的小女孩,臨死前換出去,還能省去挖墳的功夫,說實話拋在山里也是給野獸吃了,給旁人送去至少還能換點米糧回來,這選擇聽著駭人但卻很實際。
不過謝家人并沒有答應,而謝雙瑤高燒一夜之后也活過來了,彬山人都傳說她是去見觀世音救苦救難菩薩了,學了一身的本領回來,還有那駭人的神通,不過謝雙瑤本人并不喜歡這個說法,她唯一肯承認的就是自己并不是這個世上的人。
這是當然的了她懂得這許多世上沒有的知識,比如說城外的紅磚窯。“為什么咱們這房子建得這么快便是因為本地開始產好磚了,她教人搭了一種露天的燒磚筒子,很大,一次能出幾萬磚,而且很堅固,不比青磚差多少,非常便宜。才能燒出這許多磚來,和水泥一起同時開工。”
張老丈心中一大疑惑迎刃而解,此前他還在想這些水泥房是怎么變出來的,就是這么多磚,按老法的話,臨城這幾個磚窟也燒不過來呀。“還有鹽”
“對,還有鹽,還有稻種,彬山人能站穩腳跟,就是因為謝雙瑤教他們種田。第一年,他們家自己種的新稻種,聽說畝產千斤”
“千斤”
“說是伺候得精心,在熟田里真可以產千斤。她還教彬山人種田,她大哥背著她,彬山人很多不會種田,是匠戶、屠戶逃過來的,謝雙瑤每天起來就被人背著滿山教人。那一年雖然收成不好,但彬山一畝最少都打了三百斤。彬山人從此聽謝雙瑤的話,謝六姐就是他們的神仙。”
張老丈覺得自己在聽神仙故事,要不是水泥房就在眼前,鹽和糧食都是真的,他真懷疑謝雙瑤是用妖術迷惑了眾人,“畝產千斤的種子”
“這就是大家都傳她去過觀世音菩薩身邊的緣故了,第二年,許多人都來討千斤稻的種子,謝雙瑤說這種種子只能種一年,不能自留種,必須要每年重新育種,她給大家發了謝家自己育的種子,又留了一小塊子,種自留種,讓大家瞧瞧自留種種出來是什么樣。自留種果然種得很差,良莠不齊、高矮不一。那么這育種的知識,還有第一批千斤種是哪里來的呢除了神佛賜給之外,還能怎么解釋”
躍動的燭光中,徐三郎繪聲繪色地說著,“謝六姐到底是神仙還是妖孽呢彬山也有人這樣猜疑著,甚至想要燒了謝六姐向上天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