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皮本就是炸過的,此復炸了后,很快起泡,發一股銷魂蝕骨的香味,連翹很快將其撈瀝油,等油瀝干了后,在上頭各翻灑糖粉、鹽粉,復合調味粉,謝雙瑤示意大家分食,“其實撒糖這份雖然看似魔鬼,但入口松軟酥脆,真的蠻好吃的,再加點鹽試試看。”
只有她覺得豬皮撒糖很魔鬼,南方人很慣于吃甜口的葷食,糖與油混合在一起,是加倍的幸福美味。馬臉小吳說,“如果能刷蜂蜜會會更好你發給我們的教材是有養蜂指南嗎我尋思可用一年的間發展蜂蜜工業,蜂蜜現在外頭賣得很貴呢。”
蜂蜜當然由古至今是非常昂貴的調味品,至少是和白糖差多貴白糖在這候是很昂貴的,紅糖相對便宜許多,但口感有所如,謝雙瑤解釋說,“養蜂人要一直遷徙,而且蜜蜂越冬是吃白糖的,既然蜂蜜和白糖價格差多,那直接產白糖會更合算。”
朱玉玉喜歡炸年糕撒糖,“我覺得年糕、芋頭、土豆這些淀粉含量高的素菜可做成甜口,對我們來說成本很低,這是我們獨有的優勢,而且是外面的老百姓最看重的點。反倒是那些下腳料的葷菜,就是平民人家太會公然引為嗜好,只有最底層的苦力、農民才會大嚼,但苦力他們會來吃這種東。”
“二哥你覺得呢”
“如果沒有我們買活軍配套招工,這種小吃攤對賣力氣的人肯定是很合算的,他們追求便宜量大、管飽。炸貨是油旺香酥為招攬,自然是孩子、少年光顧的居多。”
炸年糕端上來了,有刷蜂蜜的,刷醬油的,在油里炸一小泡泡,其上是或深或淺的焦糖色,顯得酥松可口,一口咬下,滿嘴濃香,是米的甜味,油的香味,嚼動中毫費力,又并沒有完全丟失掉年糕的嚼勁,讓雙頰傳來一種滿足的反饋像是煮年糕那樣一味的軟爛,炸年糕從觸覺、味覺、嗅覺幾方面同帶來了愉悅,還有外頭那層薄薄的酥脆的面衣,組合成了讓人迷的味。
試吃者普遍的反應是炸年糕最佳,其余炸芋頭、炸豆腐、面筋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反而肉類普遍有問題,那就是因為調味料足的關系,雖然說難吃,但實在說上有多么的好吃。
謝雙瑤吃到最后忍住拿辣椒粉狂撒一通,再請大家品嘗,這就又完全同了,人們紛紛盛贊,辣椒粉在炸串中實在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能讓炸雞腿和炸雞翅更加味美,能拯救邊角料的腥臊氣,對能接受的食客來說,辣椒粉會讓五味更加鮮活,幾乎無法想象離開它之后的飲食。“看,這就是辣椒的魔力,如果我們能收到辣椒的種子”她真是悔恨為什么在訂單里加一份辣椒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