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工作就是這樣,隨機很強。謝雙瑤倒不至于因此就估了敏朝人的開化程度,能說她實在穿越在個相當不錯的時間點,饑荒、戰亂和疫病抹了太多阻力,留下來的人大多都很渴望活下,自然不和武力值碾壓的買活軍作。當然這讓她能把更多時間用在發展科技樹上,謝雙瑤允諾楚大財,拿下許縣后就開辦專門學校,之前有開辦不是她不愿意,是三縣的人口實在太少,搞專門學校意義有限。
從楚大財這里出來,她又看望了些重人物,至于工作區育種田那里除了值班的小蝦米么人,特意搞年節慰問的作秀有點必,礦井處除了爐之外,年下都在停工,就是過了意義不大。她閃到礦工營里看了眼,見到礦工營的房都建了起來,且大多是水泥房,滿意地點了點頭,拿下臨縣之后,買活軍發展的步伐的確更快了。
“從前那些木板房現在是礦奴們在住,”她大哥跟在她身邊,她匯報著彬山的變化,“其實他們都挺滿意的,改造熱情很,甚至有不少村霸都痛哭流涕,直說不知道自己從前在想么,怪自己腦筋太老,轉不過彎。”
從無產階級的角度出發村霸和地主比其實算是無產階級和買活軍合作顯然是他們的最佳策略,但謝雙瑤不指望所有人都聰明到能在短時間內明白這個道理,總有人挑釁買活軍的統治秩序,試圖在規則中找到漏洞,或者就是干脆破壞規則牟利。謝雙瑤認為這屬于人的本能,有建設者就定有破壞者,她目前還缺人到重新吸納破壞者的程度,為了降低系統風險,這些苦役暫時無望減刑,但基本人權還是予以保證。
“挺好的,他們的掃盲班上得何”
謝大哥這些數據信手拈來,這很讓謝雙瑤滿意,他說了幾個數,又說,“總體的說,識字率提升不快,主是因為礦奴的人群在不斷擴大,所以數據就上不來。但識字的總人數是直在增加的。”
別看順民他們感恩戴德,私底下給謝雙瑤立生祠,恨不得這樣的好日永遠不結束。但其實買活軍點都不心慈手軟,并非是真正的菩薩天兵,他們抵抗者的手段相當狠辣,雖然法規寬松,但買活軍入駐臨縣以來,直在不斷殺人,連云縣、彬山,每年都有數十人投入礦井,或者直接處死。謝雙瑤在這點上鐵面無私,并不因為罪犯出身彬山有任何寬宥。但她又很注重保護礦奴的生產安全,很多礦奴是在買活軍掌權早期抓進來的,并怎么體過轄地翻天覆地的變化,竟覺得這樣有飯吃、有工做、有課上,除了正常工作之外,并不怎么剝削折磨的日蠻好過的。礦山運轉這些年來,僥幸未發生過礦工暴動,保證了供應的穩定,這在今的社環境里是很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