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姐笑著說了句,“說不準你二堂弟也到我們這里來扛活了呢”
她又寬慰小佘,“無妨的,不論如何,撐船的人總是能找到,你在我們這里上學又不是沒錢賺,以后找份好工作,賺得決計比撐船要多。”
小佘顯然也是這般想的,一樣都是賺錢,在此處還能上學,他便更是快樂得多了,竟對黃大人笑道,“黃老爺,說不準我們還是同學呢”
黃大人對買活軍的掃盲班也是有所耳聞,他并不排斥上課錦衣衛自然要想盡一切辦法打探情報嘍,買活軍若肯讓他去上課,他是一定會去的。而且內心深處,他也很有幾分雀躍若小佘不能和他同學,那么他和小佘誰強便永遠也得不出結論了。
不過,他大部分心思還都在計算著別的,從劉鹽販的話來看,他們一月前離去時,這條路還是爛泥塘,一個月修十幾里的路這速度、這速度
黃大人很快便登上了馬車,這馬車倒是沒什么不同的,是這一帶流行的樣式,在水泥路上跑著,比官道上要少了些許顛簸,但一旦速度提起來依舊算不上舒適。如今京城中都還有人使用牛車,便是因為牛速度雖慢,但卻要更穩當得多。
速度倒是真快,從風聲聽來,比修葺得最好最牢固的官道,跑得還要更快幾分,不消一刻鐘,便眼見著前方燈火朦朧,許縣的城墻隱約可見,城墻前還圍了一圈,造著院子顯然是新造的,因為用的一樣是水泥。
黃大人一開始以為是防御工事,下車了才發覺并非如此,此時這院子內外都有人高高舉著火把,為女童們照明,讓她們魚貫進入道左邊的院子里,左邊的院子建筑得較大,而黃大人他們一干男丁被帶到了道右的院子里,他這才發現原來這里是一處浴池。
果然熱水快刀都備下了,這些私鹽販子紛紛取下了頭上的義髻,分開了長出了一寸來長的發根,給買活軍的人檢查著,到底還有人染上了虱子,因此全身的毛發都要剃光了,他們也很習慣這些事,嘻嘻哈哈地剃了頭發,先去了浴室,只留下劉老大為小佘和黃大人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