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工感慨道“這是個非常大的市場。”
說到這兒就差不多了,顧棠抬頭,墻上的鐘表已經過了十點了,她站起身來道“明天再說,今天該休息了,活兒是干不完的。”
顧棠這半年多,就算在家工作,也是一直工作40分鐘,起來溜達十幾分鐘的,顧大志耳濡目染下來,合理作息也已經深入骨髓了。
顧大志跟著起來,拍了拍李總工的肩膀,“現在不比當年了。走,一起回去。”
下來的工作就不用顧棠管了,等她的改革開放的橋頭堡記南口市的新興電子廠發表兩周后,顧大志又把她叫到了機械廠,“做好了,過來看看。”
這回李總工的辦公室里就不僅僅只有他們兩個了,書記跟廠長也在。
兩人看見顧棠,又是先一頓感謝。這東西市場前景怎么樣他們也能判斷出來,而且還是國內第一家,訂單絕對不會少,這難道不值得感謝嗎
當然都是這個年代了,光感謝也是不夠的,書記私底下還跟顧大志暗示了一下,“等東西賣出去,廠子不會虧待你的。”
這次的成品就跟顧棠印象里流水線上用的電動螺絲刀很相似了。
顧棠拿在手里試用了一下,手感也不錯,轉速也合理,扭力正好,不會扭不緊,也不會過于用力。
螺絲刀還配了一共五個常用型號的螺絲頭,顧棠也一一試用了。
“對了。”顧棠忽然道“最小的這個是不是可以加一點磁力,用起來也方便。”
“可以。”廠長先開口了,“螺絲頭生產起來非常方便。”
“我覺得沒問題。”顧棠點了點頭,“下來就是說明書了。”
廠里幾個大佬互相對視了一眼,他們都沒太重視說明書,螺絲刀這種東西要說明書嗎
顧棠也沒覺得奇怪,這年代差不多就這樣,不像以后買東西,各種尺寸測評數據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顧棠道“得有個數據,比方轉速一分鐘多少,扭力多少,用多大的電壓電流,還有比方可以連續使用多長時間,還有這個”
顧棠拿了一套五個螺絲頭出來,“具體尺寸寫上,后頭再加個括號,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定制。”
“還有這根電源線,也寫上長度可定制。我去他們車間現場看過,螺絲刀用的是5v的電源,最好是從天花板上走一根專門的電源線,然后接螺絲刀。根據他們廠房的高度,25米的線比較合適,太長就會干擾流水線作業了。”
顧棠把能說的都說了,書記猶豫了一下,問道“機械廠的銷售人員不太合格,也沒去過那么遠的地方,你要是用空,能不能做個指導我們按照外聘的補助給你。”
廠長接了一句,“跟老顧一個標準。”
老顧的標準是一天300起,這補助就是再過去20年也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顧棠道“沒問題,先小規模生產一百件,咱們下個月就去南口。”
孫書記松了口氣。
顧大志對顧棠是越來越滿意了,這一個月不管是顧一隆還是顧二興,哪怕是給顧家生了長房長孫的白月,只要敢說顧棠,那第一個出來的肯定是顧大志。
雖然顧一隆覺得他們給顧家留后了,白月覺得她肚皮非常爭氣,但是不管是顧大志還是成佳惠,對這個長房長孫其實也沒有多在乎,可以說是一視同仁。
這就叫顧一隆跟白月越發的委屈了。
“爸怎么能這么不在乎志鳴”
顧志鳴上的小學不太好,對口的三所初中都是普通中學,最好的一所,中專跟高中加起來的升學率也就20,差一點的一個班只能上去10個人。
轉過年三月,顧志鳴班里有門路的都找好接收的學校了,顧一隆開始著急了,回來找顧大志托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