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棠安慰道“我們自己也在進步的,而且咱們的東西雖然跟發達國家有區別,但不是有比咱們更不發達的地方。他們買不起發達國家的產品,而且也沒必要買,他們的需要還沒到那個程度,這些就是咱們的潛在客戶。等咱們賺了錢,回來好好研究,將來總是能趕上去的。”
李總工笑了兩聲,跟顧大志道“聽見沒有,你這個女兒才是繼承你衣缽的,當時讓她學什么經濟啊就該讓她學機械,然后來咱們廠子工作。”
顧大志瞥了他一眼,伸出自己的手來。
顧大志從懂事就開始干活兒,十歲出頭在個打鐵的鋪子里當幫工,后來才跟著鋪子里的老師傅一起,到了機械廠。
早年是沒什么勞動保護的,能在脖子上搭個毛巾就算是好的了。
他的手上滿都是疤痕。
有變形的指甲,深色的皮膚,手掌還缺了一小塊。
“我好好的女兒,我讓她干什么不好她干什么都有出息”
8個小時的飛機之后,大家到了目的地。
展覽方派車來接他們,酒店也是在展館附近,洗漱休息一番之后,到了晚上,一行人往展館去了。
西海機械廠一共來了11個人,有兩個是參加過展銷會的,剩下的都是新手。
李總工道“這兩天布置展館,忙忙碌碌的,咱們出來就是學習先進科技的,有空看看別的展臺的東西。”
他拿著展覽方給的平面布置圖,道“其實不看這個圖也能明白,地方最好最大的,那一定是最先進而且銷路最好的,你們抽空也都去看看。說是技術封鎖,但是這種場合,能學來多少就看你們的了。”
李總工一邊說,一邊指著展館一進來的那個最大的展臺,“也不知道這地方今年是留給誰的。”
話音才落,答案基本就揭曉了。
幾個工人推著車子過來,很快就開了木板箱,小心翼翼把里頭的東西搬了出來。
雖然都是零件,不過大家都是做機械的,基本上是看一遍就能在腦海里組裝的那種。
“這是機械臂”李總工驚訝地說,“沒想到他們已經做到四關節了。”
李總工頓住了,看了這個,他們帶出來的重型柴油發動機就一點都不香了啊。
這東西一放出來,不少人都圍了上去,李總工意興闌珊道“先去安排咱們的東西,然后留兩個人看展臺,剩下的人就可以出去看看了。”
他們本來就是晚上出來的,加上一路舟車勞頓,到了十點多,大家就都開始打哈欠了。
距離開展還有整整一天的時間,而且他們帶來的東西都是初級產品,沒什么可組裝的,李總工道“行了,都回去吧。”
李總工跟顧大志一個房間,顧棠是跟領隊的工作人員住在一間。
不過領隊他們是要縱覽全局的,那邊人還沒回來,顧棠先陪著顧大志到了他們房間。
看了那個機械臂,李總工是真的感慨萬千,外行也就是看個熱鬧,越是做這個的,就越能感受到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領先。
顧棠一路都沒怎么說話,李總工嘆息兩句還來安慰她,“你怎么也跟著傷感起來了我看過你的文章,你是很有信心的嘛。我也是有信心的,未來我們是肯定能做自己的機械手的。”
顧棠當然是有信心了,那她在干什么呢她在回憶相關的技術呢。
有個三十年之后,進幼兒園,給孩子們啟蒙的科普實驗,就非常適合現在這個情況。
顧棠道“其實我在國外也參加過幾個小型的展會,對機械臂這塊也稍有了解。說是機械臂,其實是分了手跟臂兩部分,機械手負責抓取,臂負責運動。”
李總工點了點頭,表情嚴肅起來。
顧棠起身看看,拿了他們準備的宣傳單來,然后又拿來了顧大志的工具箱,又從飲品臺拿了個吸管過來。
“我給你們做個最簡單的機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