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這些年跟著白七爺,手里別說是幾樁不干凈的事兒了,就是人血也沾染了不少的,怕什么
“不是”老鴇死死地攥住她的手,近乎于咬牙切齒的咬唇“那個丫頭,那個丫頭說自己是是姓沈啊”
“老白你這是糊涂了,”賴媽媽忍不住失笑“姓沈又怎么了姓沈的人多了去了”
她說著,又自己覺得不對,停下來目光死死地盯著白大娘。
白大娘抿了抿唇,嘴巴開開闔闔了一會兒,如喪考妣的哭了出來“真的是是沈海的女兒”
賴媽媽不可置信的望著她,一時連說話都忘了,瞳孔猛地收縮一下,拉著白大娘的手也放開了,忍不住渾身都打起擺子來“怎么會你瘋了,怎么可能呢那個丫頭不是不是一直都被好好的養在了徐家嗎”
朝廷對于海盜,自來是深惡痛絕,但是地方官員卻未必了。
每個地方官赴任的時候,都滿懷著雄心壯志,總以為自己能無往不利,大展手腳,可是實際上真到了任上,他們一個個的就會知道什么叫做強龍不壓地頭蛇,先不說當地的望族和大商戶大宗族,若是去了沿海,頭一個要擔心的就是海盜跟倭寇。
這些年的,大周因為在任上而遭受倭寇和海盜騷擾而丟官的,就不下于四五十個,下到縣丞上到知府乃至于總督,都受過這個教訓。
一旦在任期內被海盜們屠了哪個村子或是鎮子,那真是祖上八輩子一起倒霉,先不說考核的問題了,人頭能不能保住都是兩件事,因此除了勵精圖治,努力抗倭之外,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眾官員都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既然硬著打不贏,那就懷柔么。
其實那么多海盜,大部分都是從沿海出去的一些流民。
既然都是當地的,避免不了有些接觸,很多官員便干脆在他們的家人身上動起了腦筋,或是投其所好,或是要挾,讓他們盡量別在自家管轄的地方內鬧事。
徐鳳青便是十分突出的一個代表。
他一來討好福建那邊的宗族,二來便干脆把沈海的一家子都給找到了沈海是湖南人,當年因為日子過不下去了,去做了和尚,然后又去投奔了做海盜的叔叔,自此在海上發家,但是他心里到底是掛念著家里的。
徐鳳青給沈海行方便不說,還把沈海的小女兒養在膝下,充當是干女兒養著。
這事兒說起來自然是個秘密,可是知道的人也不少。
至少沈海就心知肚明,因此徐鳳青弟弟在惠州當知府,惠州那一片的海域就從來都是風平浪靜的。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