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倒是沒什么旁的好處,屋舍也頗簡陋,但只要一點足夠清靜,就叫他在這里能住得下去了。
一二日后,晏長瀾傳信出來,言道還未尋著借錢的契機,要再等上一等。
葉殊也不介意。
他們既然要尋找修士聚集之地,也要找到路子,而今也算是個機會。晏長瀾在青河門里可暗探一番,他自己則有意在城中書舍書鋪等處看一些游記、傳說、隨筆之類,自其中挑出可用的消息。
至于晏長瀾所擔憂李姓修士追來之事,葉殊倒不覺如何若是在此期間李姓修士尋過來,正可將他殺了,也為晏長瀾除去一層心魔。
于是,而后數天,白日里葉殊便出去尋找書鋪等處,夜間則回來修煉,不斷地聚集法力,壓入靈露在經由前些時日的跋涉后,近來倒是安閑了許多。
芝華書鋪。
葉殊立在一角,手中正翻看一本古舊的書冊,其中有一行字尤為引人注目,是談及曾有一名俠士,在歸家的途中遇上一名老道士,見老道士驅鬼,留下一首去時歌之事。
那歌中涉及幾個地名,那老道士施展之術也類于法術
正在葉殊思索時,忽然聽得一道女音響起
“魏瑩兒,聽聞你家中近來收留了一個破落戶”
葉殊微微一頓。
他五感敏銳,這聲音來自于書鋪右側數十步外的脂粉鋪,盡管聲音不大,卻被他聽了個一清二楚。他所關注者,乃是“魏”、“近來收留”等字眼。
之后,又有一道同樣帶著嘲笑之意的女聲“聽說你同那破落戶還有婚約你此番到香脂樓里來,不是為自個置辦嫁妝罷”
下一瞬,更清脆的少女嗓音提高了調子“什么婚約只是我幼時父親與人頑笑,險些定下婚約罷了,由不得你們在敗壞我的名聲莫說是沒得婚約,便是有,誰會嫁給破落戶”
聽至此,葉殊的眉頭微微皺起。
葉殊并未掩飾如今不同,倒非是他不夠謹慎,而是他若不“清醒”過來,必然要束手束腳,許多事情也就不易做了。后腦磕傷乃是極好的機會,不趁機恢復,還待何時至于那葉家葉俊,心胸極其狹隘,即便原身傻著也不曾放過,私下里總有手段,但為圖名聲,亦不曾明面上親自動手。于如今的葉殊而言,若是這等手段都能將他如何,他也未免太廢物了些何況只需給他些許時日,他自能利用那混元珠踏入修行之道,到那時,在凡人地界里,他更無所懼。
如今葉殊最為關注者,除卻同原身有瓜葛的葉家以外,便是那少城主了。
而提及少城主,自要提及其父。
鳴山城城主姓晏,其獨子晏長瀾便是葉殊救命恩人,今年剛過十三。
晏長瀾年少意氣,心胸開闊,有俠義之風,不說是憐貧惜弱,但只要遇上不公之事,也總會管上一管,頗受城民喜愛。
此子品行乃其父教養而來,可想而知,城民對這一位城主,亦是十分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