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的是一位瞧著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修士,頜下有三縷長須,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其手中持著一張琴,琴有十七弦,與尋常的琴很是不同。此人身上氣韻豐足,頗有種非凡俗人之感,見到之后,竟隱約也生出一絲靜謐之感。
看來,的確應當在琴道上有些造詣的。
葉殊一眼掃過,微微頷首“請坐。”
他自然見過許多音修,那真正通曉音律之道的音修身上當是何種氣質他很是清楚,如今所見這個,雖遠遠不及那些大能者,但也應當有些領悟。
再配合那寧神的香爐,或許當真有一些用處。
女修見葉殊對這名音修頗為滿意,心里也很是歡喜“不愧是貴客,果然好眼光。這一位前輩在船上音修之中,音律造詣排行前三,所奏沉心之曲也很是強大。”
葉殊道“如此甚好,多謝了。”
女修當下麻利地取出一盒香與一盞香爐,將香置于其中點燃,旋即一行禮,輕柔地退了出去。
那名中年音修自進入此處便無言語,見那女修離開后,就將琴抱起,坐在了旁邊的長榻,將琴放于盤起的腿上。
下一瞬,琴音錚然而響,很快生出了一絲玄妙的意韻。
葉殊見狀,也不曾開口,只坐在香爐附近的蒲團,盤膝打坐,運轉法力。
此刻,他除卻積蓄法力之外,也在腦中將自己所知的無數陣法不斷領悟,化為如今很是強悍的那門指法陣湮劫指。
隨著對于陣法的綜合、感悟,這指法也越發地強大起來。
漸漸地,香爐之中泛起一縷清香,似乎于無形之間與那清凈的琴音結合起來,化為了一種奇妙之感,纏繞在葉殊的身邊。
與此同時,葉殊能察覺到自己身心通明,腦中一片清醒,且全無半點心浮氣躁之感,在這樣的琴音與清香之內,迅速地感悟著,精進著
于是,一個彈奏,一個修煉,互不干擾。
不知不覺間,一個時辰便過去了。
那香爐里的香已燒完,葉殊睜開眼來。
雖說時間不長,但是比起平日里來,似乎領悟要輕松一些這自然比不上他先前煉制的那悟道香爐,不過對于很多修士而言,當時頗為好用的。
此刻,那中年音修也奏完了,正抬眼看向葉殊。
葉殊明白,此人正是在詢問于他,是否要停下演奏,讓他離開。
并未遲疑,葉殊輕搖一旁的銅鈴。
幾乎只在數息之間,外面傳來熟悉的腳步聲,又有素手輕輕叩門。
葉殊道“請進。”
先前那名女修輕快而入“前輩有何吩咐”
葉殊道“再取兩盒香來,也要勞煩這位道友繼續彈奏了。”
那中年音修微一點頭。
于他們這些音修而言,之所以肯在船上演奏沉心曲,自也是為了那寧神香。有寧神香相助,也能對他們在音律上的修行有所助力。而寧神香極為昂貴,單憑自身用來修行,多半是無法長久堅持,便不如在這船上,與人互惠互利。
而女修笑逐顏開,立時說道“自然,自然,還請前輩稍待。”
接下來,女修利落地再將兩盒香放入香爐里,立即離開,中年音修也沉心定氣,復又彈奏相同的曲子。
葉殊同樣,盤膝而坐,靜靜修行。
樓船安靜地行事,葉殊與那中年音修各自修行,然而就在又要過去來年各個時辰時,突然間,船身微微地震蕩了一下。
這樣的震蕩,讓琴聲戛然而止,而葉殊也再睜開眼來。
外面女修極快地進入,連聲說道“前輩,很是對不住,江面上出了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