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出血量大甚至沒辦法再移動,而他的呼吸已經微乎及微。
“這里等我消毒穿刺后,你放開傷口。”林熙冬半蹲后,給患者做了基本的查體,重傷位置只有這個都快離體的大腿,因為失血量過多,狀態已經病危。
“可放開噴射,現在血壓止不住。”急救員焦慮異常,不理解這個白大褂的意思,甚至心里下了一個決定,“算了,放棄吧,他已經撐不到去醫院了。”
美國的院前急救專業水平都不低,甚至不亞于一些主治。
林熙冬到沒多解釋,只招呼器械護士“刺針,導絲,球囊,生理鹽水。”
然后同步對血肉模糊的傷口處做探查。
她要找到合適的股動脈穿刺點,把球囊導管置到遠處的主動脈,以此阻止活動性出血。
一旁的器械護士動作很快,鋪簡易手術巾,撕開器械消毒包裝,放在林熙冬受傷。
林熙冬很快在這個血肉模糊的大腿皮膚側穿刺,置入導絲。
而她旁邊,在抬頭后看著場上其他傷者畫面后,這個手動止血的急救員,在內心掙扎后還是放開了手。
不是因為林熙冬說法,而是真下了這個放棄的決定。
就如同他所說,在他放開的瞬間,大腿上側的血液像是按壓住部分水龍頭后的狀態,噴射向上,都快有30厘米高的樣子,然后很快變成了噴泉血涌。
但是這現象,在十幾秒后便消失了。
“血壓上升到9060hg。”
同時一旁協助的護士已經給到信息。
這本因為大量出血的患者,在林熙冬把球囊送到了主動脈遠端后,明顯就控制住了。
但不是血壓回來了,就結束了救治。
林熙冬要做好收尾看,用生理鹽水充盈球囊,確定達到阻斷活動性出血的效果“送去加州吧,等時間超過40分鐘就松開一次球囊,防止心臟器官壞死,后面若是血壓掉60,再擴張,記住了么”
從這去加州醫院車程至少30分鐘,如果路上出現意外可能會更長時間,所以林熙冬她抬頭看向了有些懵的急救員,并把預留很長的導管放在急救員手里,才站起身離開。
“我記住了”
這個急救員看著患者體征變得平緩,看著手里的導管通道,瞬間就理解了操作原理,這是把介入手法加入急救,只是剛剛他沒注意到醫生是誰。
再抬頭看林熙冬的時候,只能見到一個背影,而她旁邊,除了明顯的醫護團隊,竟然還有好幾個攝像頭。
不過此時也不是驚嘆的時候,確定患者情況穩定后,這急救員便匆匆離開。
這個小處理在林熙冬手里前后只花了三分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