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林熙冬需要先排除掉母親的干擾后,才專心對一旁對還在做氣囊呼吸的兒科醫生指揮。
從手術開始到現在,她的每一個指令,都是堅定而有效的。
母女兩,在直播室的畫面里,像是有感應一般,進入了平和地呼吸節奏。
隨后的手術室,時間像是被人波動了指針。
聲音也像是被時空隔絕。
安靜卻讓人安心。
時間來帶凌晨2點13分。
“手術成功了”張昱墨最先打破了手術室里的安靜。
eo型號畢竟是還未上市,雖然已經過了fda認證,張昱墨還是時刻關注著這各個儀器的情況,從驅動泵再到氧合器,防止系統出現障礙或者循環進氣等技術問題從而影響她的救治。
隨著手術有驚無險的進程,他終于忍不住看了林熙冬一眼。
她已經從顱內取出了最后一塊紅色的血腫。
她個子不高,可就是能掌控全場。
“嗯,算成功了,但她的eo不能撤,要繼續觀察。”林熙冬開始做收尾縫合。
很快,一同繃緊著呼吸的團隊,在林熙冬縫合好最后一針的時候,不約而同長嘆了一聲。
“呼”
林熙冬把縫合線最后一針剪斷,也不由長呼了一口氣,看向兒科醫生,“小家伙怎么樣”
說這,她從旁邊護士抵過的消毒液擦拭手,帶上新的手術套,走向一旁保溫箱。
“暫時呼吸穩住了,主肺動脈壓差45。”兒科醫生眉頭還是緊緊擰在一起,幫林熙冬拉開保溫箱的玻璃。
只是話音未落,原本起伏平緩順暢的孩子,再次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態。
林熙冬用手輕輕按壓住了胸腔,感受孩子微不可查的身體起伏,做了一個基礎檢查,確定肺部似乎有些異常,“da拉超聲。”
手術室里設備齊全,在護士配合下,孩子的影像很快就顯示在旁邊的顯示屏。
果然da直徑是30。
“沒什么大礙,做個封堵介入就好。”再次穩定住孩子的呼吸,口罩下的林熙冬的嘴角總算微微勾起,“小家伙會好的。”
造影,引導導絲進入動脈,沿輸送鞘外鞘遞,釋放封堵器,這一個只花二十分鐘就能完成的介入手術,林熙冬并不覺得是什么大問題,直接把她交接給了這個兒科醫生,“轉運加州吧。”
兒科醫生嘴角有些扯動,做個介入就好了,天知道兒科的這個封堵介入有多難,那可是早產兒的血管。
不過,加州兒科確實有這樣能力的醫生,只是不是他,想著他努力表現地自然“好。”
看了眼時鐘,凌晨2點半,林熙冬對著一旁已經不知道是幾助的蔣曉初說道“我休息一下。讓紀澤懷那邊注意,那兩個胸多發性肋骨骨折的患者如果血壓保持在60左右至少半小時,就可以安排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