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清創其實和普通的清創原理相同,只是需要的動作幅度,精準度要求會高一些。”
“除了清除這些污染組織,最關鍵的是血管,神經和肌腱的損傷判斷,通過小范圍修剪,游離,才能做接下來的縫合。”
“因為這部分神經缺損過多,我會采用腓腸神經做移植。”
袁元從前從沒考慮往骨科發展,她也不像樓亮亮,在內科方面有扎實的基礎。
她真得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縣醫院的住院醫。
一個做了三年縫合,一年闌尾的勉強拿到執業證的醫學研究生。
她甚至知道,若是亮哥沒給她沖刺理論知識,若那天她沒有跟著亮哥上前協助熙冬救下于老師,她根本不可能進入越醫。
所以其實,進入越醫后,她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自己應該是科室甚至可以說越醫所有醫生、實習生中墊底的存在。
袁元看著比她小4歲的女孩,正專注手里的清創,聽著她非常細心指導關于清創斷指中的一些禁忌點。
第一反應不是林熙冬好厲害,而是她能不能學會。
以及,關乎于未來要不要把每天1小時看小說的時間,拿出來練習顯微鏡
“聽懂了嗎”
聲音在耳邊響起,讓袁元回過神,羞愧不已,“沒,判斷損傷這塊,我其實并不能分辨。”
“沒事,這涉及到的顏色,感知,多看多練才知道,而且不同傷口情況確有不同。”林熙冬并不急,轉而問向另外兩個在處理清創的再植手術新人,“我這邊都清創好了,你們情況如何”
“差不多。”剛好快處理完兩個的羅鵬,順帶夸獎自己一番,“你看看,我都比上你速度了,就說我在骨科領域很有天賦吧”
“人家林醫生處理四個,外加兩個斷面了。”說話的是負責林熙冬手術麻醉的王順宇。
一直坐在小板凳上,觀察著患者的情況,這會感覺到自己可以插話,終于忍不住了。
其實他本可以玩個手機,因為在越醫大處理過,目前這個小患者生命體征很平穩,只是他還有點沒摸透這個主刀脾氣,不敢太跳脫。
“小羅阿,你有過對象嗎”
林熙冬之前的手術室詭異的安靜,今天不知道怎么起性子,全程張嘴,雖然都是內容指導。
但他實在憋不住了,能調侃一句話也是好的。
作為多年麻醉的嘴麻選手,王順宇必須帶動起氛圍,讓手術不那么窒息。
“沒有阿,怎么了”
羅鵬隨意回答,根本沒注意到是有過還是有,他已經小受打擊,更要努力清創。
“那就奇怪了,你這手速怎么也談過好幾個啊,不然不該那么”
“宇哥”羅鵬終于反應過來,“我談過好幾個的好嗎”
王順宇調侃起來,攔不住“所以談了好幾個因為不快”
“那我還是比較喜歡快點的。”林熙冬并不介意手術室的顏色笑話,“不知道演起來很累嗎不知道我等著很急嗎”
靈魂30多歲的林熙冬,還沒意思到現在她還只有21歲。
這下,全手術室的人都望過來了。
震驚,不解,好奇,還有羞愧
羞愧
林熙冬看見沈凱一臉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