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里,醫生說得每句話都會被無限的放大,同時也牽動家屬的情緒,那可不能這樣去溝通。
想著想著,閆建華又擔心起林熙冬以后會不會被投訴,甚至被打
“控制一下情緒,閆老師。”林熙冬無奈,她這個80可是有大數據支持的,這成百上千的病例,讓她的手術成功率基本99,她說出80就是考慮后期護理中的意外因素,“我確實不太擅長溝通,所以我主要把精力花在其他地方。我給出的數字也是一個估算,從功能性,靈活性到美觀的結果預估,是比較綜合的考慮,挺準的。”
閆建華很乖,默默閉上眼睛平復心情,林熙冬能說出這樣的話是因為現在牛文光保駕護航,沒有讓她接觸家屬,只讓她專注提升能力,但其實他并不是那么贊成這種指導“行吧,可你們要知道,治心也是醫生的職責。”
“那不應該是心理醫生的職責么”袁元說這句話的時候,心里其實是沮喪的。
她覺得自己既不擅長普外科,骨科手術,好像也不那么擅長溝通,更別說什么論文。
而治心,對她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領域。
“聽過一句話嗎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閆建華年少氣盛的時候,從來不贊同這句話,可隨著閱歷的增加,他對這話有太多的感觸,“畢竟,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疾病我們都無法治愈。”2
“怎么會,醫院能治那么多病,那些難以治愈的病哪有那么多。”袁元想著醫院里,進進出出的患者,出院的人總多得多,雖然她也知道很多病到現在都還沒攻克,可她打心底里認為醫院已經讓很多人獲得新生。
“確實,事實上人類90左右的疾病是無法治愈的,目前現代醫學的治療基本依靠自身免疫力,而非人為藥物干預。”沈凱用數據贊同閆建華的觀點。3
羅鵬沒想到袁元這姑娘竟然那么樂觀,忍不住好奇“你不會以為手術成功了就是把病治好吧”
“難道不是”袁元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沒睡醒,“像現在在做的,等手術結束后,不就是把病治好”
“og,不是這個例子,話說,你不會還以為什么胃切除手術也是把病治好”
“有什么問題嗎要是十二腸潰瘍,然后進行切除或者吻合確實可以把病治好啊。”袁元微微歪著頭,有些困惑。
“那復發怎么辦”
“再切。”
“切沒了呢”
“借助腸道消化啊。”雖然痛苦,但是假如身體沒有胃,還是有機會讓腸道幫助消化。
羅鵬眼睛的驚愕越演越烈“你不會以為感冒藥是治療感冒的吧”
這世上,是沒有治療感冒的特效藥存在。
現在的藥物也只是減緩那些感冒時候不適的狀態。
袁元臉上的困惑就這樣直直盯著他“難道不是嗎刺激免疫力的治療方法。”
羅鵬想了想,還是把視線望向林熙冬“我覺得某些噩耗,還是你比較適合來給她科普一下醫學的真相。”
疾病的未知,身體的神秘,也意味著治愈這個詞,很少用在醫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