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昱墨腦海里想了想位置,那邊雖然繞過一個風景小山區,但其實距離只差15公里,如果順利的話他可以在40分鐘開一個來回“好,稍等三分鐘。”
汽車顯示屏上,紅色的22點23分,一點點在閃動。
張昱墨的車,和他的人很像。
是黑色的商務車,空間很大,內飾也高雅,車內有一點點淡淡的烏木的清香。
只是無盡的黑夜讓一切都顯得格外安靜,本應該不那么壓抑,可現在坐在車內,連呼吸變得細長綿延。
或許是因為時間已經來到22點之后,路上的交通意外的順暢,張昱墨再次加快車速“預計5分鐘后到你說的目的地。”
張昱墨的聲音,打破車內的寂靜。
與此同時,林熙冬的電話響起。
“樓醫生接管的7號床,三天前因肺癌病逝,患者是位建筑地的工人,在一周前他妻子孩子來探望說,工地不僅沒有賠償給他家人做生活補貼,而且因為開發商直接跑路,今年他的收入他妻子太絕望,第二天就帶著孩子喝農藥,孩子已經去世,妻子還在icu,和丈夫當天一起護士說期間有看到過樓醫生抱著孩子去買過糖”
“我查了一下,閔越路西側約5公里內,由于地鐵五號線改道,目前有多處項目停滯狀態的再造建筑,但明確的有三處跑路的開發商;其中一處地址我已經發給你,你先去這個地址,我和袁元他們也同樣出發了。”
如今的手機斂聲并沒有那么好,張昱墨差不多就聽明白事情緣由。
他腳下油門緊踩,像是感慨也像是安慰“我曾認識一位很厲害的游醫,他說我的性子特別合適做醫生。我問他為什么他說,因為冷漠才是醫生應該具備的素養之一。”
“我問他,是冷靜吧”
“他說,不是,是冷漠。血液在身體中最高也只有39攝氏度,可一旦離開身體,保存住血液的溫度必須在24攝氏度。”
“所以,想要救更多的人,就必須學會冷漠。”
“我建議,林醫生可以花更多時間在自我成長上,而不是一個因為善良而迷失自己的人身上。”
很特別的安慰,特別到林熙冬聽的很想罵人。
她現在一點都不想花時間在做手術上,她只想救她朋友
看著窗外急速略過的路燈,猛然的刺眼,飛快閃爍,林熙冬問道“張醫生支持功利主義”
只有功利主義才會不去考慮行為動機與手段,僅考慮結果對最大快樂值的影響。1
“嗯,可以這樣說。”
“可我不支持,我寧可放棄醫學這條路。”說這句話的時候,林熙冬眼睛微微閉上,“如果可以,我選擇救他,而不是救更多的人。”
她也不想用自己的忙碌,去掩蓋忽視身邊的人本身。
上輩子,她不喜人情世故,只是失去黃慧這個好友,可這輩子,或許又因為推卸或忽視,失去一個很細心的好友。
“林醫生,與我所知,你平均每天工作學習時間都超過16小時,再除去睡覺的6小時,每天其實只有2小時的時間分配權。這個兩小時你其實只能分配可憐的一部分給到你親人朋友,甚至沒有。所以,你已經做了救多數人的選擇,不是么”
“像是電車問題,多數人和少數人的選擇,現實是,醫生總需要選擇更多的那部分。畢竟,醫學的進步本身就在犧牲少數人。”
張昱墨雙眸閃過無數路況,聲音依舊悠遠而冷靜,每一句話都平和而克制“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話雖然老套,但是我覺得很適合林醫生。所以,既然選擇了醫生,不就應該選擇救大部分人么”
作者有話要說1這段話引用功利主義的定義
這章我修修改改好幾次,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