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以后有種讓他別請外援,他介入領域天賦好,但是經驗不足,有些手術時間必須短的他做不來。”
“等等,你點開看完,后面他說了什么感謝林熙冬老師指導是我知道的那個林熙冬”
“李越還是一樣不要臉,就看了林老師幾篇論文,就在朋友圈炫起來了。”
“哎,我想起來,付醫生,你們醫院的林熙冬你認識嗎”其中一個眼鏡男同事回憶到今年的美女進修醫生,好奇問,“我記得你也是越州第一醫院的。”
付玲玲想到昨晚值班沒回家的林熙冬,心情并不算好,她們作息一錯開,都沒時間交流“認識。”
眼鏡男看到冰美人終于回話,笑著靠近“那你給大伙說說啊,這位林老師這半年算是異軍突起,在介入領域還有克勞迪奧教授背書,我們都挺好奇的,是不是從國外回來的你們越醫介入科主任”
付玲玲看了眼時間,停下手里的訓練,看向幾位滿懷期待的同事,她很想說人家是本科生,還是沒畢業的那種“林醫生來自越州大學,平日里除了手術室就是在手術室路上,技術過硬。”
作為三甲醫院腫瘤科主治,35歲的付玲玲已經算是比較優秀的醫生。
而這里的介入科,大多年齡也和她相仿。
在醫生的黃金年齡,有職稱地位,有病患信任,也有最為得意的臨床經驗和技術,付玲玲還是心善的不想讓這些同事馬上就有壓力“不過她不是介入科,是我們急診科的醫生。”
“急診科對哦,急診介入方向很好,可惜我資質還不夠,而且急診科好像是缺介入組,姐妹們,機會啊,沒準我們還可以去那混出個主任醫師。”
“你少來,急診介入這屬于經導管血管內栓塞術,和你可不一樣,走吧走吧,周主任查房要開始了。”
至于骨科,一個群名為“李越不在的骨科群”,幾個平日里知道李越得性的人,看到這朋友圈都嗤之以鼻。
甚至有人直接在小群里攛掇起來。
“我記得我們主任最快的前路入手術也要個180分鐘,這還是他熟練之后狀態最佳的情況下做的手術。”
“一個小時做前后路同時聯合減壓,等我就把截圖發群里給主任看看。”
“什么呀,截圖太刻意,下午主任有臺示例手術,等討論的時候咱們無意間問一問就好,問一問就好。”
“你們可真壞,不過我喜歡。就是李越吹破牛皮次數太多,我都要習慣了。”
“那我可沒有,我就愛看他吃癟,要不我獎金比不上他,我天天去他面前轉悠。”
“你還別說,前后路同時聯合減壓這個手術難度很大啊,李越敢做說明他又進步了,等下我就去要一份資料和手術病例。”
“附送我一個。說起來,這個林熙冬老師怎么那么耳熟”
“不就是昨天急診那個本科實習生林熙冬李越腦子是進水么”
“你們想什么呢,越醫林熙冬,忘記了前陣子咱們主任還讓我們看下人家的論文學習一下呢。還有,今天下午那個微創髖關節示例手術,就是林熙冬老師和王德明教授首做的那個。”
“好了好了,我要值班查房了,兄弟們下午記得打一下配合。”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