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愛法,到時候帶我玩玩。”
“那還是算了,怎么說也是寶貝女兒。”
林熙冬和付玲玲兩個人,閑聊了幾句,就這樣穿戴這身盔甲,再次前往戰場。
“我穿刺直接從這邊斷離面的股動脈進入。”知道付玲玲其實學介入并不久,林熙冬日常也和她有不少溝通,但是兩個人從沒有配合過,想著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多分享一下操作要點。3
因為比較剛剛兩場嚴重身體損傷手術,這次這個血管介入止血,林熙冬做過不少了,所以話都多了不少。
“考慮到他現在骨盆骨折,大腿斷離,內部血流動力不穩定,我會用介入栓塞止血,這方面血管介入邏輯和做腫瘤動脈栓塞其實很像。”
但是,在林熙冬眼里比較簡單的手術,對于已經在腫瘤門診科待了多年主治的付玲玲,并不簡單,她略微提醒“這患者休克指數17了。”
心率120的患者,林熙冬還不急不緩給她科普
她雖然在急診只輪轉幾星期,可作為醫生的靈敏度還在,她知道這患者情況好像并不好。
“沒事,你看我這動作。”林熙冬已經穿刺成功,植入了豬導管,顯示屏已經展現了最初造影對比劑的結果圖“血管栓塞邏輯一樣,也就意味著不同血管不同栓塞方式,唔,看這里,就需要彈簧圈,不是血管大,而是出血太快了。”
找到出血部分大血管,快速撤出豬導管“不過這是急診,所以需要對對比劑注射流速熟悉,微導管給我。”
林熙冬接過新的直彎導管“這邊造影圖”
手術室里,林熙冬分享了很多造影圖的辨識方法,包括一些流速算法,時間過的飛快。
“因為算是雜交手術,這里導管鞘先留著,我們處理斷肢,去把機器先關掉。”
“玲姐很多年沒處理過外傷了吧清創可以么”
說是指導,更多像是展示,畢竟,林熙冬對導管的掌控力太微妙了,有些訓練出來手感,不是光看就能學會。
“沒問題的。”付玲玲已經有些跟上林熙冬的節奏了。
17:45。
李越的第一個盆骨骨折急診手術處理終于結束,手術室重新清潔,護士長已經在他安排了一個新的手術。
“手臂斷肢再植啊,那沒事,在等等,反正這個6小時內都可以做,護士長,你就讓我再歇個10分鐘,你知道我剛剛手術有多累都難么而且我只用兩小時,可已經創下我記錄了,要是別等醫生來,怎么也要3個多小時才夠,而且還不一定成功。”
“林醫生除外。”
說著,李越還特別補充了最后一句,不給一絲絲機會反駁。
“林醫”護士長反應自然沒有李越快,不過她知道李越某種特性,遞給他熱乎的巧克力棒,“林醫生正開始做骨盆大出血合并大腿斷離的患者,是介入加再植,除去其他也算是斷肢再植術,你要不要和林醫生比比。”
“你這不要臉的比法,我喜歡等著”不由分說,李越甚至已經想好了到時候他結束手術后要發的朋友圈了。
有生之年獲得第一次比林醫生快的機會,是種什么感受。
手術迅速開展。
李越和他的一助把患者斷臂的傷口清創完,就叮囑“這肱骨要縮短個3啊,你幫我修成臺階狀,兄弟加油。”
斷肢再植領域李越還是有一點自信的,只是做起手術來,那是廢話一籮筐“我看過林醫生的斷指再植,和我手術量也差不多,不過斷肢再植我手術機會比她多,這場關于我李越能不能稍微立起來的手術,可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