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他們的數據資料支持者,我更擅長做整理,而不是表達。”沈凱理所當然把電腦主導權交給了袁元。
“那我來做總結。”袁元沒有閃躲,也不怯懦,站了起來,“首先,昨天林醫生給的兩份病例,其中這位30歲方某我們幾個討論都比較有信心,至于另一個患者不管是手術難度還是風險都會比較大,在考慮了時間因素與我們的能力后,最后還是選擇先確定方某的方案,另一個患者的要等有更多學習以及患者身體狀態穩定后,我們再一同思考方案。所以,今天的這個方案只有患者方某。”
林熙冬莫名感覺到驕傲“好。”
“患者方某,女,30歲,于半年前體檢”
因為方案比較完整,袁元足足講了半個多小時,等到做完手術的于康時他們過來快二十多分鐘才全部說完。
切除到無肝期的流轉,再到機械灌注和血管膽道重建,袁元他們的方案雖然青澀,但是整體的思路邏輯非常清楚,包括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整體方案如果讓林熙冬來看,至少及格水平。
“非常好。”林熙冬內心其實很激動。
袁元可是一年說在查房回答王主任預防壓力性損傷的方法是不生病的人。
她真的成長到讓林熙冬想為之喝彩。
想著,動林熙冬沒有吝嗇她的情緒,直接站起來,更為肯定“袁醫生進步特別大,方案里面有三點也講的很好,關于出血量控制與術后并發癥”
林熙冬把袁元有幾個功課足的點專門拿出來做了肯定,包括幾個思路要點,當然還是做了十多分鐘的方案重點修改,這才邀請“這個患者如果同意手術,便由袁醫生主導問診,等做好新的三維建模,患者記錄,具體手術方案由袁醫生再定一版,并做我手術的一助。有信心嗎”
這位方患者林熙冬自然有把握,所以也敢于放手,在昨天晚上的瘋狂訓練下,她甚至有信心只要這位患者聽從醫囑,在活過二三十年都不是問題。
復雜四級手術的一助,還是對患者問診和手術方案,說好聽點,四舍五入就是揚教授上次的位置
這下,即便是一直圍觀狀態的于康時都忍不住一同看向了袁元。
辦公室里所有人都望著她,袁元臉上變得微紅,但是她很快就穩住心神“嗯,我有信心。”
“好,那今天關于自體肝移植手術方案就討論到這里,于主任您可以開始了。”林熙冬對著于康時點點頭。
“那早會開始吧。”于康時作為急診小組的負責人,作為如今的副主任醫師,急診小隊的帶頭人,眼里已經驕傲的不行。
這新一天的急診工作交接才繼續開展。
方圓是某知名大廠的數據碼農,傳說中的程序猿,從偏遠小村出來,拿著助學金一路從越州大學一路讀到博士畢業,加班多,但是薪資卻很不錯,這些年在越州打拼也是成為了年輕的百萬富翁。
只是半年前她因為工作忽視了一次體檢,等到她再去體檢的時候,身體的腫瘤已經占據了大部分位置,就算她醫學基礎不夠,也知道這是惡性腫瘤的征兆。
她掛了越醫的專家號,可這個腫瘤化療放療中身體依舊頑固,在半年多的治療中,也知道唯一的希望只有等移植,而這個要花費近50多萬的移植,她甚至還不一定有機會。
如今眼前就兩條路,花錢治病,省錢躺平。
從體檢報告出來后,公司是回不去了,給了還算可以的辭退金,工作是沒辦法繼續,方圓已經默默開始整理后事。
她也算體驗過大城市的繁華,是的,年輕的方圓最后選擇了躺平。
因為父母早在外出打工時就沒了,唯一的奶奶前年也離世,親戚朋友早就沒什么聯系,方圓在老家唯一的惦記就是村里的村長和照顧過他的老師。
反正這些年還清了助學貸款,方圓把手里頭的百來萬的錢分了三部分。
一部分留給村里人,一部分留給了學校,最后一部分,她準備去看看除了數字和代碼以外的世界,也算不枉費來這個世界走一遭。
這天下午,她正準備把這些年開始收藏的寶貝們送給她大學室友,就接到了胡主任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