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林熙冬拍了拍他的肩膀,就帶著霍元緯直接走往手術室,她需要先去安排一下手術室設備位置和其他人員,然后再與霍元緯同步模擬手術。
神經外科的手術,不同的入路其實對應的手術室設備位置都不同,而這次又是第一次磨合,林熙冬需要和團隊一起充分溝通,不管是主刀助手麻醉,還是負責手術室器械的后勤組。
手術在林熙冬的指揮配合下快速展開。
沈凱做林熙冬助手,曾經神外住院總,如今身外的主治方塊臉則是霍元緯的助手,這兩個人已經提前在做術前準備。
兩個主刀還圍著片子在共同模擬手術。
因為林熙冬手術入路是鼻腔,比起方塊臉剃頭后的消毒工作,沈凱的術前準備更為復雜,甚至因為要清洗鼻腔內分泌物,還有一些惡心。
不過現在的沈凱是研究過上百人屎尿分析的,對這些工作特別“熱愛”。
他先用含有抗生素的眼膏涂布蓋上,在用透明粘膜粘著防止消毒液流入眼內,這才用碘伏一點點消毒鼻孔周圍,剪鼻毛,然后用棉簽棉布一點點擦出鼻腔內的分泌物。
綠色的深綠色的透明的,有點黃金礦工的意味,來來回回消毒了三遍,一點也沒讓護士插手的意味。
“高速顱鉆、腦棉、電凝器、沖洗器器械清點完畢。”
“頭皮切口消毒完畢。”
“鼻腔消毒完畢。”
直到沈凱這里最后的無菌鋪蓋上對應的位置,林熙冬和霍元緯才點頭示意,走到手術臺前。
兩個人一個要負責內鏡切除,一個人要做顯微鏡入路,都需要先調試對應的鏡頭。2
手術臺周圍,所有的人都不約屏住了呼吸。
這是一場某種意義上被稱之為死亡博弈的手術。
而與平常熟練參與過的手術不同,這還是一場創新的手術,他們都不曾做過的手術。
林熙冬在神經內鏡的引導下,從鼻孔開始入路。
手術開始了。
戴著無菌手套,林熙冬動作幅度特別小,但事實上,她已經做了鼻黏膜切開和切開梨骨。
“磨鉆。”
神經內鏡屬于微創手術,但并不意味著比介入創口小。
雖然是從鼻孔入路,實際上手術還是需要開骨,因為鼻孔進入后面有一個形似蝴蝶的蝶骨,手術是要開的骨窗,就是在蝶骨中的蝶竇位置,大約15的寬度。3
視野中硬腦膜已經出現,沈凱快速用細長針做穿刺抽吸,這是為了排除動脈瘤的可能。
林熙冬則確認位置后用鉤刀十字切開。
出血量一瞬間開始增加,不過在更多血量損耗之前,林熙冬已經做好電凝止血。
囊腫的腫瘤與被擠壓的淤血塊,清晰出現在視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