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在頂級期刊發布,不可能再讓她做太多瑣碎的臨床工作,后面科研相關的計劃估計很快就需要開啟。
可她到現在還沒在系統中有所成果研究,其實不是那么希望到現實去浪費醫療資源。
“上次楊教授來,你不是信誓旦旦要科研兼顧臨床么”張昱墨的語調因為這個調侃變得清揚,聲音像是直接帶上了笑意。
林熙冬在朦朧月色下有一些臉紅,她也以為自己可以“吹牛這件事是人都干過。”
a“我沒有。”張昱墨氣定神閑。
“你這丫的一年都過去了怎么還不會安慰人。”林熙冬是因為最近在系統中研究有挫敗感,愣是被張昱墨這嘴給刺激到想罵人。
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樓亮亮遇到胡同的時候,這家伙說讓她多花時間在自我成長上,委婉的告訴她要振作
她也是和這家伙熟悉之后才理解,他這只真的在安慰,類似在做最壞打算的安慰,如果樓亮亮不在了,她應該要做的目標。
“我以為你不需要安慰”輕輕咳嗽了一聲,張昱墨略微有些窘迫,“畢竟最壞的情況就是你什么都研究不出來,可你的手術依舊是頂尖水平,可以治療很多患者,有什么好怕的”
“科研這件事,別人或者別的領域怎么樣我不知道,我個人覺得有時候需要幾分運氣。”張昱墨這下知道怎么安慰了,“我之前做了輻射吸收量測試,用兩年時間,用了近萬種材料都毫無頭緒,最后因為儀器數據出錯,導致溫度濕度變更影響材料損耗,才在陰差陽錯中發現了關鍵點。”
“但如果沒有這個運氣,根據溫度濕度影響條件因素模擬出這類實驗精度,我至少還要在這個課題中困擾七八年才能有結果。”
“昱墨啊,你長大了啊。”林熙冬老父親的口吻補充,“竟然真會安慰人了。”
“我當是夸獎,希望沒有下次。”張昱墨看了眼手表,馬上就要23點,慢悠悠從藤椅上站起身,纖長的手點了點林熙冬的椅子,像是再幫忙搖,語氣平和,“而且我記得你課題申請都沒寫,研究還沒開始做,就擔心失敗,有點不像你,你要知道你現在都被稱為科學家了,這科學家的失敗能叫失敗那都是階梯性成果,只是需要更多支持而已,反正你研究方向有前景,就不需要擔心太多,先做才是。”
“我要睡了,你可以獨自一個人享受這月色,年輕科學家林熙冬女士,也希望不是因為有太優秀的我,讓你感覺到科研壓力。”
“你這話我怎么聽著怪怪的去去去睡你。”竟然給這家伙裝到了
擺擺手,林熙冬自己就這樣靠著椅背看著天空,她自己的課題早就開始了,一開始還以為自己金手指在輕輕松松啊,只是現實教她做人而已。
在這之前利用科研空間,林熙冬的液體復蘇治療理論因為屬于臨床范疇的科研基礎,她只要有麻醉科、血流動力學等相關醫學科知識做支撐,加上有足夠的數據模擬,做出總結方法并不難。
但是和現在要做的科研課題比真得有不少差距,而且林熙冬覺得自己還屬于那種知道答案依舊不會做的蠢人。
她定的是干細胞縫合線的課題,因為手里有成品,再加上之前通過和杰里克教授合作學習討論過相關工程,想著干細胞這個大課題如果研究有突破性成果,其實就相當于有一個開往未來的鑰匙,可以打開治療多種疾病的門,什么創傷還是小問題,沒準還能攻克像是什么癌癥免疫系統治療等難題,甚至長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