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土木。玄清看著這不一樣的武當派,不再將自己當作武當派的一員,在笑傲世界,玄清欠武當派的因果,已經還了,來到這個世界,武當對于玄清來說,與其他門派沒什么兩樣,此時武當山上的風光再一次
提醒玄清這一點。
“玄清公子還請在此休息一二,我與眾位師弟商量一番,再決定是否通稟師傅他老人家,還望公子勿怪”宋遠橋將玄清引至一處客房,開口道。
“這也是應有之意,無妨”玄清淡淡開口道,不論宋遠橋是否稟告張三豐,玄清都有自己的方法見到張三豐,所以玄清并不在意。
宋遠橋這一走,當天便沒有再回來,只有幾個道童給玄清送了一些吃食,玄清也沒有在意。
直到夜晚,繁星當空,玄清出了客房,站在房頂,取出一支玉簫,在夜風之中,簫聲響起,玄清已經很少撫琴弄蕭了,因為每一次玄清撫琴弄蕭,都會想起遠在另一個世界的東方白她們。
今日也不例外,當簫聲響起,濃郁的思念之情,仿佛如同星光一般鋪滿整個武當山,整個武當山上靜悄悄的,就連蟲鳴鳥語也不剩,仿佛天地間只有玄清的簫聲。
綿綿不絕的簫聲一直持續一刻鐘之久,直到玄清一曲奏完,天地間才又有了其他的聲音,恢復了常態。
玄清的音律,也已經是宗師之境了。
一個人離開了居住三年的小醫館,玄清朝武當走去,玄清所在的小城,離武當并不遠,兩天過后,玄清便已經在武當山之下了。
“福地仙山負盛名,磅礴百里倍姿雄。群峰拱立威如虎,曲水蜿蜒勢若龍。宋殿明宮呈富麗,丹墻翠瓦望玲瓏。擎天一柱凌絕頂,遍覽千山萬仞窮。”
看著熟悉且又陌生的武當山,玄清不由吟起一首小詩,這首詩算是將武當的風光描繪得恰到好處。
“公子好文采”玄清靜立在武當山下,一道溫潤的聲音從玄清身后響起。
玄清早就發現有人靠近,但卻沒有理會,此時身后之人主動說話,玄清便也轉過身子,看向來人。
來人五十來歲,一身道袍,氣度溫和,面上稍帶一點威嚴,盡顯一副宗師風范,玄清知道,這個人是宋遠橋。
宋遠橋是武當七俠之首。為人穩重踏實,沖淡謙和、恂恂儒雅,頗有君子之風,武功很強,處事又極公道,在江湖上的聲望地位非常高,遠在一般門派掌門之上。
繼張三豐之后出任武當掌門,為人深謀遠慮,惜教子無方,獨子青書為情入歧途,差點將武當毀滅。
“見過宋大俠”玄清微微一禮。
“哦公子認識我”宋遠橋有些意外的看著玄清,在他看來,玄清是一個書生,不應該認識他這個武林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