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公子不但武功絕頂,文采斐然,就連音律造詣也是一代宗師,遠橋佩服不已”宋遠橋在玄清一曲完畢之后站了出來,一臉的贊嘆道。此時他已經將玄清當作平輩對待了。
“小技而已,何足掛齒,倒是打擾武當上下休息了”玄清淡然一笑,對于宋遠橋的贊揚,不以為意。
“公子謙虛了,明日一早,在下便帶公子去見家師”宋遠橋已經有了決定。
其實就算宋遠橋不說,此時的張三豐恐怕也會出關來見見玄清的,玄清自然不會無緣無故的吹簫,玄清通過簫聲,已經將自己的到來,告訴遠在武當后山的張三豐了。
以玄清簫聲中流露的武功造詣,相信張三豐會對玄清感興趣。
次日一早,宋遠橋便上門來,帶著玄清一路朝后山走去,張三豐就隱居在后山之中,玄清發現這些前輩高人的,都喜歡找個山谷什么的隱居,隱居正的能提高武學修養嗎
進入山谷,玄清便見到了向往已久的張三豐,張三豐相貌算是比較平凡,但是渾身溢出一種道家真意,整個人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沒有絲毫的突兀。
玄清進入山谷之時,張三豐正盤坐于樹下的圓石之上,手中握著一本道經,道經只是比較尋常的道德經,書籍已經有些殘破,顯然他已經翻看過這本書很多遍了。
不愧為道家大宗師,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看到張三豐的這一刻,玄清依舊感到震驚,張三豐的境界高的嚇人,恐怕就是離破碎虛空也已經不遠了。
玄清記得在笑傲世界,翻看的武當典籍中就有記載,最后張三豐飛鴻冥冥,似是破碎虛空而去,那時候玄清是不相信的,但此刻玄清有些相信了,張三豐并非普通的大宗師。
也許他戰力并非所有大宗師中同境界最強的,但論及境界的高深,恐怕少有人及,有人說張三豐是以武入道,但在玄清看來,張三豐恐怕是以道為主,武功不過輔修。
“晚輩玄清,見過張真人”玄清鄭重的行了一個道家禮,張三豐值得玄清尊重。
“小友好修為,比我年輕時強多了”張三豐淡淡一笑,玄清對于張三豐的境界震驚,張三豐又何嘗不是為玄清的境界震驚。
在他看來,玄清身上陰陽二氣流轉,劍意通天,比起他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強了太多,只是張三豐境界高深,心中的震驚并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遠橋,你去吧,我和這位小友聊聊”張三豐又對著宋遠橋說道。
“是”宋遠橋依言退去,他對于張三豐的敬重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小友,請坐”宋遠橋走后,張三豐又笑著對玄清說道。
“謝過真人”玄清依言坐在張三豐對面。
“晚輩武道已經到了瓶頸,真人何以教我”玄清坐下后,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這也是玄清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