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軍帥帳,忽必烈臉色陰沉,坐于他下手的兀術,神色也是不好看,其他將領更是大聲也不敢出,大帳當中,氣氛十分壓抑。
這是忽必烈行軍打仗以來,損失最為嚴重的一次,更是蒙古最近十年來,前所未有的大敗,這對于忽必烈乃至整個蒙古來說,都是不能容忍的。
“王爺,撤吧”兀術突然開口道。
“撤你讓我就這么回去我寧可戰死在這里,更何況,我們不是沒有勝算,再過兩天,攻城器械就會準備完畢,到時候一舉拿下襄陽,所有的損失都會補回來”忽必烈大聲道。
“我們的糧草,又被燒毀了一部分,只余下七日之糧,宋軍不會讓我們有糧食運進來的,七日之內,要事拿不下襄陽,我們所有人都會折損在這里,這種損失,沒有人能承受得起”兀術冷聲道。
“是啊,王爺,撤吧,現在撤退還來得及,大不了明年再來,到時候我們還會支持王爺領軍的”一個將領附和道。
他們都清楚,忽必烈為何這么執著攻打襄陽,不容自己戰敗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蒙古大汗拖雷因為以前身體上的傷勢,現在已經命不久矣,活不了幾年。
現在蒙古內部也是分成幾派,個個王子、王爺紛紛開始準備爭奪汗位,其中忽必烈雖然呼聲最高,但是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
這一次伐宋,是忽必烈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機會,若是伐宋成功,他在蒙古內部的威望,絕對是到了頂點,到時候大汗的位置十拿九穩。
但是如今,若是損兵折將,大敗而歸,那就說不定了,蒙古人雖然大部分豪爽,但是高層一樣的算計不斷,這時候那些有心大汗位置的,絕對會落井下石,聯合起來打壓忽必烈。
相對于滅宋,忽必烈顯然更加在乎自己在蒙古的地位,若是能當上大汗,大宋什么時候不能滅
“不用說了,我意已定,不下襄陽,是不歸還”忽必烈冷眼掃視一下下方眾將,神色說不出的堅定。
大家頓時知道,忽必烈是主意已定,勸不了了,紛紛無言。
“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我已經命令左路大軍,以水道運送糧草過來,后方也會盡快打開糧道,更何況,我們還有十幾萬大軍,區區一個襄陽,定能一戰而定,我長生天的子民,就沒有攻不下的城池”
忽必烈站起身來,朗聲大喝道,雙眼中充滿堅定和自信,也許是這種信心影響了周圍的人,其他蒙古將軍也一個個大喝起來。
“必下襄陽”
“必下襄陽”
看到這里,忽必烈微微一笑,似乎又燃氣無盡的雄心,只是他沒有注意到的是,下方的兀術,眼中擔憂之色一閃而逝。
襄陽城,城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