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新舊的變壓器,常用電壓型號的,若按金屬回收價,不過幾元幾十元,但上了二手貨架,敢標上百甚至幾百元。
勉強能用的冰柜,塑料外殼陳舊得沒有回收價值,也就壓縮機比較重要,但居然標二百多元。
玻璃制品也差不多,品質并不透亮,但隨便一個小試管杯就上十元。
覆地膜也有,但量很少,質量也差,價格倒是挺驚心動魄了。
這鬼地方農業生產力不如何,工業生產能力也很弱,這種定價完全是搞剪刀差,用農業來補貼工業。
這些都是暫時無法改變的現狀。
周黍煩惱的是做培養基用的瓊脂,幾家店里都沒有,連百貨商店都說因為很少人需要那東西,只能弄漿糊來替代。
還有育種的操作箱,需要消毒和無菌化處理,五金店不會有,需要去城外的棚區找專人定制,價格肯定不會低。
唯一的好消息,石灰和硫磺比較便宜,而且不限量采購。
周黍盤算著收益和可能的支出。
李仁見她為難,問道“你有什么打算”
按照四槐樹鎮的生活水平,一人一月最低用十來元就能活,十元比較寬裕,過百元已經是奢侈罕見了。
考慮到她需要采買各種生活用品和修補房屋的工具,會多耗費些,但怎么也不會超過千元。
崔燼清理鄭航的舊房子,有手下留情,并沒有將各種銀器拿走。
所以周黍車斗里堆的那些,折價賣了后,應該能撐到明年夏收。
若再節約些,還能省一部分錢買糧種,開出一些地來做春耕。
至于那套精美銀餐具,完整的三十六件,是巡夜軍中的制式品,可做待客的門面,沒必要賣。
他建議道“舊銀器給金屬回收,銀首飾盒給二手店,那整套的餐具是以后待客的門面”
周黍卻不贊同。
破爛銀制品若以金屬回收價賣,最多只能賣二三百元,根本不夠采購蘑菇育種必須的各種設備和材料。
她心心念念的換洗內衣,棉褥被子,甚至香皂肥皂全得靠那套三十六件銀餐具賣給識貨人才行。
等等,要不連皂也自制
那玩意簡單,家里有豬油,再買點燒堿就齊活了。
如果想香皂,那在野地里找找香料,土法取香制精油也不難。
至于門面,那是什么
飯都吃不飽,生存也是問題,未來的發展看不到方向,門面有什么用
既然是農民,就講點實在的。
周黍從三十六件里挑出十件最精美的,用破布裝了去二手店長面前,亮了一角給他“這些銀器,你什么價收”
二手回收,掙的就是低買高賣的差價。
店長將她請里面隔間,仔細檢查了那十件銀餐具,縱然盤子精美無劃痕,燈臺花枝完整且光澤動人,刀叉筆直如新,依然道“舊貨,巡夜軍幾十年前的老樣式,湊不齊一整套就不值什么錢。”
周黍一點也不著急,她當小老板買別人貨物時,也各種挑刺壓價,商場的通則而已。
店長小心將那十件東西放秤,指針高高揚起,合計三公斤半“保存得還行,按克重算,五毛吧。”
比隔壁回收價的四毛多了一毛。
如此說來,十件的總價在一千多元,以目前的物價而言,有點可觀了。
但李仁清楚,銀器貴不在銀價,而是工。
李家前些年積攢下一筆錢后,李仁請銀匠上門,打造全套三百多件可傳家的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