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得金澈面紅耳赤,但終于沒再拒絕。
他從周黍手里接了錢,激動又小聲道“黍姐,謝謝你”
謝謝你的肯定和認可。
接下來的李仁和李美,包括李義都是同樣處理了。
李仁開開心心道“黍姐,謝謝你給我們一個機會。”
兩人心知肚明,這個機會是什么意思。
李義雖然臉還是臭,但看在錢的份上憋出來一句“你還挺大方”
李美不吭聲,是周黍主動道“這錢拿著,是輕還是重”
李美死死捏著那疊錢,看一眼周黍,站到李仁身后去了。
重,非常沉重,但踏實,因為是她用汗水和辛勞換回來的。
李仁忍不住抱了抱她,算是某種安慰。
周黍眼角余光瞥見,心里淡淡地嘆了一聲,若李家就此收手,她倒不必趕盡殺絕。
否則
最后,周黍從裝錢的盒子里拿了兩疊出來“這是我投入的現金成本。”
再拿出一疊“這是我修大棚占用的土地,明年不能耕種,以及這些天土地上木材燒炭等等的成本。”
又拿出五疊“這是我培育菌種,特效營養水,以及土能力使用,電能力消耗等等的成本。”
最終什么也沒剩下。
但周黍卻對一直站在旁邊不說話的崔燼道“這次因為成本扣除,沒有毛利;但接下來每一天的出產,只需要扣除大棚運營人員工資和木柴成本等等小項,剩下的毛利都可納入公建分配。”
崔燼得到公開的承諾,滿意地點頭,拿了自己的錢離開。
因為這場發錢,周黍的名字在雇工圈層瞬間燃爆。
畢竟每戶農家,多多少少都配了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雇工,而雇工對雇主是心中有秤的。
像李家,是重規矩而精小賬,雇工在這家干活,能生存但是富裕不了。
而金家,比較散漫寬厚,雇工和主人家互有往來,錢或許不多,但感情是真相處出來了。
還有附近小鎮的別家,各有各的優劣。
周黍就不同了,現金工資,隨時獎金,還有肉湯加餐,給她干活一個月抵別處兩個月。
所以發錢后,雇工們表面上散了,但沒一會兒就悄悄回來問“周老板,你家還招雇工嗎我有個親戚”
這場熱鬧,三家歡喜一家愁。
李倫站在自家主樓的屋頂上,用望遠鏡看得一清二楚,包括周黍春風得意的笑臉。
等到李仁回來,他有些惱怒的將望遠鏡丟給他“這下不太好了”
周黍得了帶水庫的地,天然卡了他們的脖子。
李倫的計劃,一邊示好她,一邊把修筑水庫的錢坤泰拉攏,等到她修水庫為難的時候,自己趁機出錢出力,提出共同經營水庫。
然而中途波折,李美和李惠壞了事。
好不容易借著幫她修大棚的事,將關系緩和了,結果她又靠蘑菇掙了大錢。
若她經濟上沒了難處,李家就算說動錢坤泰故意提高工程價,也是拳頭打在棉花上
沒了用處。
可李仁不慌不忙地接了望遠鏡,仔細端詳了會兒,慢慢道“從來錦衣夜行,財不露白。她這么招搖,是要惹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