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迅速地逼迫自己冷靜了下來,摒棄了一切的雜念,最后在心里,只剩下了唯一的一個念頭。
那便是守住西關,絕不能令長安受到任何來自北方的威脅
她即刻撤軍,拜請趙璞執行來自姜祖望的命令,自己當天便領著來自青木營的一支輕騎,以最快的速度,趕往云落馳援。
雖然她比左路大軍出發要晚,路程也更遠,但她的行軍速度遠勝大軍,不到半個月,這一日,她比左路出發的大軍提前數日,抵達西關。
這里早已不復往昔平靜。雄偉的關樓內外,變成了一片血地。
三月底的西關,本還帶著尚未消盡的幾分春寒,但此刻,空氣里彌漫著一股散不去的令人作嘔的濃重惡臭味。歇戰的功夫,遠處,有大群的禿鷲盤旋,俯沖而下,肆無忌憚地啄食著地上那些無人收拾的開始腐爛的死尸。
北狄大軍壓來,出動了十幾萬的兵馬,不分日夜,隨時隨地,對這里發動了瘋狂的進攻。
熾舒的意圖,顯露無疑。
在求和緩兵的策略未能奏效之后,他便再次將目光落到西關。
倘若叫他謀算得逞,兵臨蕭關,長安岌岌可危,到時,魏國將不得已聚集兵力來應對都城之危。到了那個時候,幽燕之困,迎刃而解。
不但如此,這也宣告大魏這一場雄心勃勃的北出雁門的發兵徹底失敗。
幾年之內,魏國休想再另外發動另外一場如這般規模的大戰。
更不用說,即便到了最后魏國能夠逼退北狄大軍,護住長安,但這種變故,將對整個魏國上下造成何等巨大的心理上的挫敗,可想而知。
樊敬和西關的將士,未必能夠全部想明白這些,但有一點,他們每一個人都清楚,西關不能丟。
當日,從劉懷遠不幸戰死之后,樊敬便和剩下的西關守軍一道,一次又一次地守住關門,打退來自對面的進攻。戰事持續到現在,他們已堅守了快要一個月,傷亡慘重,如果不是憑借著關城的雄偉、誓死不退的勇氣,加上來自周邊的民眾的支持,這座城關,恐怕早已被破了無數次了。
就在這個白天,他們剛剛又一次抵住了一場兇猛的狂攻。但是,最近的狀況,令關城內那壓抑和絕望的氣氛,在不斷地攀升。
口糧雖然有民眾的支持,問題不大,還能再堅持一段時日,但用來守關的輜重和所需的武器卻是告急。能夠抵擋狄軍砍殺的具有戰斗力的編制士兵,也日漸減少。
今日到了最后,竟又出現了第一天時的情景。兵力不足,加上武器短缺,臨時接受短暫訓練便登上關樓的民夫抵擋不住如潮的攻勢,防守出現漏洞,令一隊狄軍踩著堆積如山的同伴尸首,成功殺上關樓。
所幸,最后沒叫對方撕破口子,樊敬帶著人血戰抵擋,近身肉搏,終于將全部攻上來的狄軍殺死,最后靠著天黑,這才堪堪保住關門。
白天戰斗之時,對面的狄將揚言,稱皇帝派的新的增援人馬不日便到,命他們投降,免得遭到破關屠城的對待。
樊敬總覺這并非恐嚇,恐怕是真。
此刻,激烈的戰斗,剛結束不久。
他站在因漂血而變得濕滑泥濘的關樓上。在他的身旁,那些活下來的士兵默默地重復著每戰過后的流程,往地上撒著防滑的泥土,為下一次的戰斗做著準備。
沒有人說話。到了這種時刻,所有的人,包括他在內,精神已是繃到極點,體力更是到了耗盡的邊緣。
就是這種時刻,當他聽到消息,道大將軍派來的援軍抵達,他的狂喜可想而知,當即領人快馬前去迎接。
當終于見到姜含元,看到她落滿風塵的一張倦面,聽到她呼自己樊叔,這個平日剛強如若巖石的漢子,一時也是無法抑制情緒,雙眼蘊淚,下跪叩首。
“將軍我對不起你,我沒有守好云落”他的聲音哽咽。
“守住西關,你們是最大的功臣”
姜含元從馬背上迅速翻身而下,上去,將樊敬從地上一把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