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面前執拗的人,楚云梨心情復雜,想起來當初馮韶安非要自己解決了養父母的事,獨自進山那次。說起來也算是個進步,最起碼現在知道商量了。
會不會他也記得她
楚云梨看著他的眼睛,“你沒想過娶妻,為何我讓你入贅你就答應了”
馮安微微皺起眉,似在沉思,半晌搖搖頭,“不知,你問我的時候,那時候我就在想,若是我此生會成親,那妻子一定是你。”
楚云梨有些失落,就像是她心心念念記著,別人卻已經忘了她了,不過在這萬千世界中還能相遇,她應該慶幸感恩。當下笑了,“銀子我來想辦法,你別去了好不好”
馮安遲疑著點了頭,兩人走得飛快,很快就到了鎮上。
周圍好幾個村都到這平安鎮趕集,哪怕今日不逢集,快到鎮上的時候,也有不少挑著籮筐和柴火扁擔的農戶人家來來回回,鎮上更是還有賣菜賣早飯的攤子。
一路走過,路旁賣面條的攤子香氣撲鼻,聞著就讓人口舌生津,楚云梨不難為自己,拉著馮安坐下,問,“面條怎么賣”
攤主是個四十多歲的婦人,笑吟吟道,“素的四文,加肉七文。”
馮安搶在她跟前開口,“一碗加肉的就成。”
楚云梨揚眉,看著他笑了,揚聲道,“兩碗素的。”
馮安滿面感動,又有些羞愧,“以后我會讓你吃加肉的面條的。”
楚云梨失笑,又為他這份心思觸動,無論世道怎么變,他對她的心思一直沒變。
很快面條端上,普通的大碗中規中矩,不算太滿,對于楚云梨來說是夠了,但對于正經干活的壯勞力來說可能不太夠,馮安肯定是沒吃飽的。
兩人在西街轉了一圈,這邊大多都是村里過來的農戶賣些菜,還有兩個賣肉的攤位。楚云梨手中的荷包里頭就四十文,吃面就花了八文,家中的東西還什么都沒買呢。
所以,目前最要緊的,還是要銀子。
對她來說,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進山去挖些藥材,但她還沒來得及進山呢,今天就得把鍋碗瓢盆和糧食帶回去,如果可以,她還想買個被子和椅子,再置兩身衣衫。
平安鎮分東西街,西街逛完,她干脆去了東街,在她有限的記憶里,平安鎮現在還沒有鹵肉一類的吃食,問過馮安后才知道,平安鎮最多就是加鹽煮熟了切片就是涼菜了。所以,那張方子給了她靈感。
她拿著僅剩的三十二文去了醫館,配了一點藥材,又去了方才的西街買了些東西,再扯了一塊布頭把藥材包上,然后去了鎮上最大的平安酒樓。
馮安一路陪著,對于她拿銀子買一堆看起來有用但其實沒什么用得藥材,雖然滿面疑惑,卻一句沒多問。
楚云梨去了后廚,說服了管事要了一鍋水把那藥包丟進去,不一會兒就香氣就隨著蒸汽冒了出來。
出酒樓的時候,楚云梨手中捏著五兩銀子,還有一張平安酒樓和她寫下的契書。以后平安酒樓的鹵湯由她來配,凡是由鹵湯出來的菜,分一成利給她。相對的,楚云梨不得再配藥給別人。
一成利其實并不多,當下的人對于這種方子看得尤其重,這方子用得好了,可以養活一大家子人的。當然了,平安酒樓愿意分利而不是一口買斷,也算厚道的東家了。
有了這五兩銀子,楚云梨去買了鍋碗瓢盆和糧食,又買了兩把椅子,去了布莊扯了布,還買了兩床棉被,差不多先這樣。一大堆東西,兩人倒是能拿得動,就是不好走路,馮安讓她在鎮子口等,很快去趕了牛車來。
“我借的。”馮安笑著把各種東西搬上去,“有個兄弟住在東村,我偶然救過他一回。”
楚云梨把手中買好的包子塞給他,“吃飽了再走。”
兩人分吃了包子,才坐上牛車回村,一路上偶爾會看到幾個人,不過兩人都不認識,人家也沒想著要坐,就只兩人一路往上何村方向去。
到上何村會路過不少村子的路口,越是往里走,幾乎就沒人了,卻在路過杜家村的路口時,聽到呼喝聲和咒罵聲,抬眼就看到分路進去不遠處一群人圍著對地上的人拳打腳踢。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見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