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過年了,楚云梨和馮安兩人并沒有親近的親戚,也就不用走年禮,至于馮安大伯母那邊,幾乎與他們斷絕來往,兩人也不費那勁再聯系,斷就斷了吧。
原身的怨氣其實在她離開杜家時就散了大半,現在她找到了馮安,就更不著急了,主要還是想過好自己的日子,所以,她養了雞,還抓了兩頭小豬崽。
隔壁何添喜成親那日,楚云梨還是過去了的,無論如何,何楊氏夫妻倆把房子和地還給她,雖然其中昧下了不少,但確實是還了,這時候她要是單方面斷親,就顯得過于涼薄了。
在這種整個村一個姓還有祠堂的地方,是不能太不合群的。
反正也就是送上一份賀禮再去吃頓飯而已,何楊氏沒請她幫忙,她也沒有幫忙的意思。
何添喜成親,專門借了馬車去接新娘子,農家成親,九成都是牛車,何添喜的馬車就顯得獨特起來,菜色也不錯,可是農家罕見的八盤,這也罷了,據說里頭有一種涼菜,是最近平安酒樓中許多人喜歡吃的涼豆干。
尋常豆干都是白色,這種可是醬黃色,聞起來有淡淡的藥味,很是入味,口感很好,越嚼越香那種。
那邊新娘子進門,這邊就開宴了,何楊氏對著那盤沒有幾根的豆干很是得意,“這可是平安酒樓的招牌菜,進去吃飯的貴人必點,很好吃的,整個平安鎮,也就它家才有,等閑都吃不到,我們定這些個,還是看的菁菁爹的面子,他一起去拿回來的”
楚云梨和馮安坐在一起,兩人默默對視一眼,默契的不與眾人爭搶那只有在平安酒樓才能吃上的“招牌菜”。
這動作不大,偏偏就被何楊氏眼尖的看到兩人沒吃,她笑吟吟過來,夾了一些在楚云梨碗中,“今日你娘沒來,沒有口福,你多吃些,把她那份也吃了。”還一本正經解釋,“你可能也就這一回才能吃上,往后沒機會了。”
楚云梨揚眉,“我聽說平安酒樓最有名的招牌是涼肉拼盤,里頭各種肉都有,那個味道才好呢。”
何楊氏風頭被壓,不高興了,“說得跟你吃過一樣。我們普通農家,吃點素的就行了。”
楚云梨不接話了,嘴角微微勾起,不在意何楊氏的得意,她還真就吃過,方子還是她給的呢,不過沒必要告訴何楊氏,自己暗搓搓拿銀子好好過日子就行了。
正常情況下,誰也不會在人家喜宴上鬧事,婚事挺順利就辦完了。
楚云梨不在意隔壁的日子,天氣漸暖,她和馮安忙著下種,那邊還有塊水田中要種水稻,當下種水稻就是和種菜一樣,把地犁好了灑進去就行,但楚云梨知道,有辦法讓糧食增產,于是指揮著馮安先育秧苗。
楚云梨一個年輕小姑娘和馮安一個剛成年的年輕人兩人過日子,家中沒有其他長輩,村里好多人都挺注意兩人的,尤其是種地這種事,這兩人一看都這么年輕,哪里會種什么地啊。
看著兩人和眾人一般無二的種了地,再看到兩人灑稻種這方法,頓時就皺眉了。有那好心的,比如村長,跑去地頭語重心長道,“你們這樣不行,太密了。”
對著村長,楚云梨總會多幾分耐心的,細細給他說了育苗的意思,村長聽完,莫名還覺得有道理。
不過又覺得老祖宗傳下來的種地的法子不會錯。所以,雖然沒有再極力勸說,也沒有聽楚云梨的勸解和她一樣種法。
這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畢竟楚云梨那田中的秧苗最后雖然稀疏了些,但還是種下了的。
地里的活忙完,就只剩下偶爾去拔個草看著水田不讓它干,其實已經空閑下來了。
這一空閑,以前有些楚云梨沒發現的事情最近就被她看出了苗頭。
比如馮安每日早上一起來就會去田里看水,但每日早上都會遇見隔壁的柳菁菁在前院地里拔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