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自己的親,老婆是別人家的好。”
“不是這意思。”趙廣武擺擺手“我也不是嫌棄你媽,就是純粹的覺得我們兩個人不合適。”
趙廣武嘆了口氣“咱說實話,你媽年輕時候也屬于那種條件特別好的。人個子高,皮膚白,就那雙大眼睛,年輕時也是水靈靈的。人雖然不喜歡干地里的活兒,但人家喜歡上班,小小年紀就進了工廠,是咱們鎮上的一朵花。”
趙廣武瞇著眼睛“除了自身條件好,人家家室也好,父親是拿工資的老中醫,在咱們那塊兒可有名。母親呢,也是書香門第。這要擱到從前,就我這出身,我還真配不上人家。可那時候講究成分,除了工人就是農民,你媽她也沒更好的選擇。”
“我們總說門當戶對,門當戶對,其實這門當戶對講究是門第,是為人處世的觀念。你們倆,就是生長環境不同造就的三觀不同,說不到一塊兒,也過不到一塊兒去。”
“是,是這么個講究。”趙廣武道“可這人年輕的時候哪能想那么多呢。你奶奶覺得合適,我也挑不出人家一點兒不好來,我們兩個就這么走到了一起。”
“后來呢”
“這剛結婚我就后悔了,可那年代不時興離婚,這再后悔也得繼續往下過。”趙廣武搖著頭“我這個人呢,沒什么大追求,比較能隨意而安。你媽呢,有追求,有理想,有自己的奮斗目標。可偏偏咱們家里你奶奶說了算,總覺得女人不該那么折騰,覺得我這個當丈夫的應該處處壓她一頭。”
“奶奶自己不也挺強勢的嘛。”
“是”趙廣武點頭“可你奶奶不覺得她強勢,她覺得她之所以能干,是因為你爺爺顧不上那一大家子。作為妻子,她只能為你爺爺分擔。到了我們這一輩兒,她覺得有我在,你媽作為兒媳婦應該夫唱婦隨,應該我說什么,她聽什么。可你媽不是這樣的人吶,人家從小在城市里長大的,長到十幾歲才回到咱們鄉下,人家的思想覺悟跟咱們的不太一樣。”
“一山不容二虎,您這日子的確不好過。”
“可不是咋地,你奶奶覺得我應該處處壓你媽一頭,讓她老老實實的在家里相夫教子。你媽覺得你奶奶管的寬,覺得她不應該插手我們這個小家庭里的事物,婆媳兩個經常是針尖對麥芒。作為丈夫,作為兒子,南笙你說我該怎么辦”
趙廣武攤開雙手:“我要是幫了你奶奶,你媽傷心,動不動就在家里鬧騰,摔桌子摔碗的。我要是幫了你媽,你奶奶就讓你爺爺墳上哭,說我這個當兒子的幫著兒媳婦欺負她,說我是娶了媳婦兒不要娘。我也想過幫理不幫親,可她們呢,都認為自己才是有理的那個。左右為難之下,我也只能躲出去。”
“您倒是躲出去了,可您家里的這些問題解決了嗎不僅沒有解決,反而越演越烈,且直接影響到了趙陽的性格養成。”
“我也后悔呀,可這后悔的時候已經晚了,趙陽跟他姐姐都已經長大了。”趙廣武道“所以你跟趙陽離婚這事兒,我是極力反對,不是因為你們,而是因為孩子。這大人離了誰都能活,可孩子呢孩子們怎么辦這換了一個爸爸媽媽,就不是親爸親媽了呀。”
此婚爾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