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縣,書院中。
“時鞠,你就幫我寫了這篇文章吧,好歹多年交情在呢。”李婳圍著時鞠喋喋不休,就差磕頭喊時姐了。
李婳跟時鞠從小就認識,因為兩人同一書院且分在了同一桌上。
不過后來時母調任到別處做縣令,時鞠三姐妹跟著雙親去別的地方生活了好些年,最近才又重新搬回來。
時鞠出現在書院里的那一刻,李婳憑借兒時記憶一眼便認出她。
“時鞠”
李婳驚詫到直接站起來。
時鞠眸色淡淡的掃過來,視線定在她身上。
沒錯,李婳心里肯定,這人就是時鞠
原因無他,像時鞠這么好看的人,李婳從小到大就見過她這一個。
尤其是時鞠生著雙多情的桃花眼,奈何天生不愛笑,臉上面無表情時,那雙迷離的眼睛就會顯得格外淡漠疏離,平白將人拒之千里。
簡直可惜了。
因為李婳跟時鞠認識,且李婳格外熱情,指著身邊的位置喊她,“這兒這兒這兒。”
最終,時鞠只能坐過去。
“你們怎么回來了什么時候回來的還走嗎”李婳一連三個問題砸過來。
時鞠擺書的動作微頓,聲音淡淡,“母親回來了,昨天,不走了。”
李婳絲毫沒覺得時鞠淡漠,因為她小時候就是這副德行,不愛說話,天生如此。
“你們走了好多年啊,我還試圖給你寫過信”后來因為字丑到自己寫完都認不全,就沒好意思寄。
李婳說完訕訕地撓了撓后脖頸,直接轉移話題,“你都回來了,明天去不去我家吃飯”
李家這些年生意越做越好,如今已經是青山縣首富了。
換成旁人說不定就搬到省城里住,但李母比較戀舊,依舊留在青山縣,縣里要是有什么事情,比如缺錢缺人什么的,李家從來沒往后退過。
也因為李母厚道人好,生意越發的興隆,百姓提起李家也都是豎起大拇指,喊李善人。
李婳性子跟她母親極像,熱情話多又好客。
時鞠搖頭,“我剛回來,不好叨擾。”
同時因為兩人在書院里還沒放假又出不去,想要去李家必然要翻墻,不合適。
李婳卻理解成時鞠要讀書。
畢竟明年秋闈她要參考。
其實以時鞠的能力,本應早就中舉了,奈何之前時家有老人去世,又是嫡親,時母守孝三年,時鞠守孝一年,錯過了。
如今時鞠才十七,就算現在才考中舉人那也是很厲害,畢竟有大把的人考了一輩子都沒考中個秀才。
比如李婳,比時鞠大一歲,至今還是個童生。
夫子安排兩人坐在一起,也是看在李母的面上,想讓時鞠幫忙帶一帶李婳,怎么著也得中個秀才吧。
奈何李婳完全不懂夫子的用意。
她翻墻外出,爬樹掏鳥,下河摸魚,什么都干,就是不干念書這件正事。
這不,昨個夫子布置了兩篇小策論,要求明日交。
李婳就開始求時鞠了。
時鞠八風不動,像是自動屏蔽掉李婳。
她念叨她的,時鞠統統聽不見。
李婳放棄的坐下來,對著桌上空白的紙張發愁,“你說我娘何苦呢,我們老李家就不是個能走仕途的料。”
她數起來,“我姥姥,斗大的字不識一筐。我娘,最多能寫出我跟我弟的名字。我,好歹能讀書寫字,但是說要考中秀才,那還是有點難度。”
“奈何我娘官迷心竅,覺得我家錢也有了,就缺個讀書人,缺個有出息入仕途的讀書人。她就覺得會念書的人特別厲害,覺得讀書人說什么都有道理。”
李婳跟時鞠道“你說她離譜不離譜,她竟然還想著明年等桂榜出來后,直接榜下捉兒媳,搶個長得好看又會念書的人回來給阿鈺當妻主。”
“那有這樣的。”
李婳特別不贊同。
“你有弟弟”時鞠總算給出點回應,但眼睛還是落在面前的書上。
她不過隨口一問,對李家的人選增添并沒有多大興趣。
時家搬走的時候,李父就生了李婳自己,如今回來,李婳的弟弟都能出嫁了,可見走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