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云寺坐落在京城往南八十里的普云山上,普云山山勢很高,終年積雪不化,被當地人視為一道奇觀。
普云山十分陡峭,只有一條逼仄的山間小道,從山腳下,一直蔓延到山頂上。
無法行轎,更無法行馬車,只能徒步而上。
一名身著簡約銀灰便服的中年男子,緩緩拾階而上,他面容俊美,舉止優雅,一雙鳳眸微微上挑,漫不經心中,又帶著幾分威嚴。
他身后還跟著一名男子,做武人打扮,是他的貼身護衛,張勉。
“王爺,要不要歇息一下”張勉見兩人已經爬到了大約三分之一的位置,便低聲提醒道。
寧王搖了搖頭,道“等過了半山腰再說罷。”
張勉連忙應聲。
兩人一前一后地走著,這普云寺的路他們已經很熟了,畢竟每隔一段時間,就都要過來一次。
旁人都以為寧王是來用齋飯的,唯獨張勉知道,王爺來這里,是為了那做齋飯的人。
半日之后,兩人終于到了普云寺門口。
一方紅墻隱匿在霧氣蒼茫的山間,頗有大隱隱于市之感。
門口灑掃的小沙彌見到寧王,放了掃帚走過來,雙手合十地行了個禮。
“寧王殿下遠道而來,辛苦了,齋飯已經準備好,里面請。”小沙彌見過寧王不少次,便徐徐將他引到了寺內。
普云寺不大,但勝在環境清幽,一入寺門,淡淡的檀香味,便能令人平心靜氣。
小沙彌沒有帶寧王去佛堂,而是徑直帶著他去了后院廂房。
偶有香客來普云寺過夜,便是住在這里,寧王與主持交好,便有一間房常年為他而備。
三人走到廂房門口,只見廂房的門虛掩著,寧王推門進去,主持已經在里面了。
主持年近五十,三縷長須,面容慈祥,手中佛珠磨得錚亮,見寧王到來,微微露出笑容。
“寧王殿下。”
寧王一向敬重主持,雙手合十還以一禮。
“大師,一段日子不見,別來無恙。”
主持笑著點頭,袈裟微動,目光落到一旁的桌案上,沉聲道“寧王殿下一路辛苦,先用些齋飯罷。”
寧王微微頷首。
寧王走過去。于蒲團上跪坐,目光落到面前一方小桌上。
一道白玉藕片,一道素炒鮮蘑,還有一碗素凈至極的豆腐湯。
寧王笑了笑,先用勺子舀起一點豆腐湯,放到嘴邊,輕輕吹了吹。
然后抿入口腔。
湯羹除了一點咸味,別無其他,但寧王卻品得十分細致,一勺湯喝完之后,又舀起一塊豆腐,放入嘴里。
豆腐入口即化,綿軟至極,好似白雪融化一般,迅速隱匿了蹤跡。
寧王又夾起一塊白玉藕片,張唇一咬,白玉藕片發出一聲脆響,藕片雖然清淡,卻保留了藕片的原汁原味,鮮咸中帶著一絲微甜,內里的汁水滲出來,將藕片的滋味發揮到了極致。
寧王放下筷子,淡聲道“大師。”
大師目光溫和,看向寧王。
“她還是不愿見本王么”寧王語氣低沉,似有些許悵然。
大師搖頭,淡聲道“覺塵娘子如今已是佛門中人,她不想見您,老衲也無法勉強。”
寧王垂眸一瞬,點了點頭。
大師又道“但她既然肯為王爺司膳,老衲卻覺得,她塵緣未了就如這蓮藕一般,藕斷絲連。”
寧王微怔,沉吟了片刻,問道“本王可否遠遠看她一眼大師放心,本王必不會打擾到她。”
大師笑了笑,欣然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