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約一個多小時,小七一行人抵達了5號避難所,避難所的入口已經排起了長隊,有許多人還攜帶著行李,顯然是恰好住在附近,才有時間整理物資。
隊伍緩慢地前進著,當終于輪到小七一家的時候,守在入口的人登記了他們的基本信息又詢問了身體健康情況后便放他們進入了避難所。從入口進入后,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長長的緩慢向下延伸的通道。
通道的頂部有光源,光線倒是很充足。人們默契地保持著沉默,跟著人流向更深處而去,悠長的通道中,只能聽見眾人凌亂的腳步聲。
走了一段距離之后,向下的坡度開始變得明顯,呈現螺旋式向下的走向,仿佛他們正在走入地底深處。終于,又走了近半個小時,他們來到了一處寬闊的大廳,正前方是正在運轉的電梯,而那電梯是向下運行的。
人群被分成了十個隊伍,分別對應十個電梯,那電梯并非常見的電梯,更像是一臺大型的升降機,一次能運載一百人。
面對這些奇奇怪怪的場景,現場中竟然沒有人出聲詢問,大家仿佛都在遵從著上一個的行為,不問為什么,也不問是否合理。
與小七一路走來的那些人有些離開了,打算在大廳等待自己的親人,有人選擇繼續跟在小七旁邊,那兩個年輕人更是寸步不離,一路上,小七已經知道自己的兩個九十九歲候選人一個叫于愛知,一個叫史正言。
兩個都不是本地人,在威市也沒有格外掛念的人,打電話提醒了家里人后就跟著吳家夫妻一起行動了。他們倒不是覺得小七有多強大的能力,只是來到這里確實是因為這一家人,兩人也打算在避難期間,若是能幫忙就盡量幫一下,畢竟小孩子不好帶,而且還是兩個。
眾人乘坐著升降機又向下了降了一段距離才停了下來,這里依舊是一個寬闊的中央大廳,不過周圍有許多走廊,通向不同的區域。
“新來的過來簽下字,領一下自己的房間卡。”有人正在疏導茫然的避難人群,引導人們有序進行。
當小七一家終于拿到房卡,距離收到信息已經過去三個多小時了,因為有兩個孩子,一家子分到了一個據說還不錯的房間,但是打開之后才發現,房間都不超過四十平米,兩臥一衛,沒有廚房和客廳,內部結構十分簡單,房間里唯一的電器大概就是頭頂的點燈了。
吳家夫妻還有些擔心白游會不適應這里的環境,但意外的是,不哭不鬧的白游已經很積極地領著自家孩子去臥室探險了。顯然兩個孩子對這個陌生的地方很感興趣,這讓兩人放松了不少。
夫妻兩人父母都已經過世,親戚也不常走動,只在路上給要好的朋友發了信息,此時安定下來,就打算聯系一下朋友。方如新掏出手機,卻發現手機不知道什么時候又沒了信號。
吳星城見狀提醒道,“進來之后就沒信號了。”
顯然為了防止騷亂,避難所屏蔽了外面的信號,而這樣做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避難所外即將淪為人間煉獄的城市中可能有他們的親人,朋友。雖然這樣很無情,甚至有些冷血,但確實是有效的防止騷亂的手段。
方如新放下手機,感慨了一句,“看不到也好。”看不到就會始終抱有希望,“而且外面也許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嚴重,昨天一晚上我們不也挺過來了嗎”
吳星城也點了點頭,然后兩人便陷入了沉默,不過很快,兩人就開始著眼當下,準備調查清楚地下避難所的基本情況,比如最基本的生活物資供給,以及他們要在這里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