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時間里,朝堂一直處微妙的平衡中,三皇子黨和九皇子維持著涇渭分明的況,而孟則獨樹一幟,看上去只聽令老皇帝,并不偏向任何一方,甚至因為一貫剛正不阿的行事作風把兩方都得罪了。大臣們然都覺得孟這樣做威風得了一時,卻不能威風一世。
老皇帝已經是耳順之年,還能掌權幾年,日后無論是三皇子還是九皇子繼承大統,孟都不會有好果子吃。
顯然,次次在孟這里受挫的三皇子和九皇子也是這樣的,今他們不能拿孟怎么樣,但看他日后怎么處理孟。兩人只能暫時將孟擱置,專心應對彼。
兩人一斗就又斗了十年,老皇帝依舊穩穩地坐在皇位上,甚至后宮里還添了幾個兄弟姐妹。
皇子和大臣有些懵,但已經斗到今這個份上了,早已撕破臉皮的雙方不可能握手言和,而且老皇帝已經七十歲了,還能在皇位上待幾年
是,又十年過去了,為年長的大皇子在兩年前去世了,二皇子也已經滿頭白發。三皇子危機十足,而這危機并不是來一直與他為敵的九皇子,而是活蹦亂跳的老皇帝。
三皇子出生的還是比較晚的,但是現在他也四十歲了,多年來的勾心斗角讓他微微有些謝頂,看著鏡子里的己,三皇子不禁懷疑,就算斗贏了九皇子,己還能在皇位上坐幾年。
然而到了今這種境地,已經不是他停就能停的,他身后所有的勢力人脈都在推著他向前走,哪怕是死,也死在不斷斗爭的路上。
相對年輕卻也已經三十多歲的九皇子這方面的顧慮就少了很多,老皇帝就算再能活,還能活到一百歲不成,他總比三皇子有優勢。
大臣們也是斗啊斗,啊,甚至很多老臣都相繼請辭或者離世,反而只有孟,依舊屹立不倒。
所有人幾乎都覺得八十歲的老皇帝應該也差不多了,只在堅持一下,就能收獲多年來斗爭的果實了。
而這一堅持,就又堅持了二十年九皇子成功斗贏了三皇子,原因則是六十歲的三皇子中風癱瘓在床了。五十余歲的九皇子況也好到哪去,走起路來都已經慢慢悠悠。
當九皇子來看望三皇子時,兩人相視許久,然后齊齊沉默。九皇子坐在三皇子的床邊萬分慨地嘆了口氣,終,幾乎斗了一輩子的兩兄弟達成了和解。
已經老去的他們早已不再是眾朝臣擁護的對象,那些更年輕的皇子代替了他們,成為了朝堂上新的寵兒,而那些弟弟們的,與曾經的他們是那么相似,老皇帝已經一百歲了,難不成還能活到一百二十歲
老皇帝確實能活到一百二十歲,不過他在覺己的身體不行了的時候,一紙詔書將皇位傳給了遠在臨洲的七皇子。這樣的操作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七皇子除了大型祭祀,幾乎很少回王都,朝堂的大臣們都很少有人見過這位來無影去無蹤的皇子,更聽在王都培植什么勢力,多就是在不入流的商賈之事上有所建樹,而且七皇子今也五十有余,又能坐幾年皇位呢
即使諸多質疑,詔書還是快馬加鞭送往了臨洲。而暗中,與詔書一出發的,還有好幾波進行暗殺的死士和刺客,他們分屬不的皇子,而一直針鋒相對的皇子們次動作倒是出奇的一致,在得知老皇帝傳位給他們這個鮮少露面的七哥時,第一反應就是派人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