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奇如同她孩子氣的打扮一樣,說話中滿滿友善,少女短裙隨著她來回走動的步伐翻動。
緊接著,她發揮自身友善特質,對黎覺予發出邀請“既然也是作家,不如來閱覽室內聊聊說不定能有助于你的創作呢。”
“當然”黎覺予趕忙跟上去。
四人相伴,走進了一樓最深處的房間,里面已經熙熙攘攘都是人了。
都是作家,而是大部分都是女作家。
直到現在,黎覺予才發現原來不是書店沒有人,而是她這個鄉巴佬,沒發現書店的正確打開方式,也就是莎士比亞書店的內部節目文學鑒賞會和深夜讀書會。
她趕緊找個地方入座,側目想和作家打招呼,卻發現對方眼皮子浮腫,底下一圈青色。
“別在意。”女人也不在乎自己糟糕的狀態被發現“這場深夜讀書會開一晚上了,估計,早上就能出結果,你來的正是時候。”
“正在探討的是什么內容”
“畢奇小姐拿來一卷章節,說是無意間得來的,現在大家針對上頭觀點進行討論。”
有善良的作者,給后來者黎覺予遞來她們正在探討的稿件。
比起看文字,黎覺予卻先注意到房間氛圍這間小小的鑒賞室,宛如一個法蘭西文壇縮影,散發出一股濃郁的女性氣息。
二十世紀的法蘭西,是一個由女性為主導的國家,女人們都在寫作,她們將足夠真誠,任何男性無法理解的隱晦思想細致書寫出來,這種創作不是賣弄風情,而是表達自我的方式。
而且這個國家,很愿意接納這樣的思想。
想到這,黎覺予像找到自己的歸屬地一樣,暗捺激動。
周圍人不知道她們間出了個鄉巴佬,還在念讀手上文稿“上帝呀,女人全是傻子學校男生對我“圖謀不軌”未遂,我居然隱約感到自豪。我知道這很可恥,但內心深處明白這是為什么。我告訴自己巴黎也好,哪兒也好,女人太多了,為什么瘋子偏偏看上我,說明我漂亮唄你瞧,我那么虛榮。我當然知道自己不難看,但這樣一來我就更有信心了。3”
“青春氣息洋溢的學校故事,不是嗎”讀書者發表感想“借少女身份,用文字嘲笑大人的虛偽腐朽。特別瘋子傻子這段,不就是對成人社會交際花們和情人間的洞察嗎”
“所以你們認為,這是表達童心的作品嗎”畢奇小姐笑得迷離,不懂這是夸獎還是質疑。
反而是黎覺予,聽到稿件片段后身軀一頓,再次將注意力放到稿件上。
等囫圇吞棗看完一整頁后,她滿臉不可置信手上這簡陋又破舊的紙張,居然是法國知名女作家柯萊特的處女作,克羅蒂娜在上學的第一章。
后世人說柯萊特將著作存放在柜子里五年才見世從紙的破損情況看來,此言不虛。
不出意外的話,這本書將會成為今年最暢銷的作品,流傳至今。
而她現在,卻已經拿到柯萊特的處女作
興奮讓黎覺予顧不上周邊發生了什么,貪婪閱讀文字將其記下,直到隔壁人拍拍她肩膀,她才注意到不遠處,畢奇小姐滿臉笑意地看著自己。
畢奇問“所以這位新作家,你對這段文字有什么見解呢”
“”黎覺予沒想到,畢奇對她這個新人,外國作者依舊如此友善,居然還單獨發起提問。心中明白這是一個刷臉機會的黎覺予,沉思片刻后堅定回答“cuteoney”
“親愛的畢奇小姐,這是我的回答童真又孤獨。”
這可能是整個討論會上別具一格的回答了。
黎覺予周邊的作者陷入沉思,沒有著急反駁。只有一位站在窗旁,鼻梁上架著厚重眼鏡的作者,最先發起激烈質疑“這可是少女的上學日記,和孤獨有什么關系呢”
“你可能沒搞懂我們在看什么”
“”
黎覺予能不知道嗎這可是上輩子高中生必讀經典書單欸。
“這段文字讓我感覺到,主角在男人和男性社會的禁錮下,活成一株被剝奪陽光的植物。”黎覺予當著所有人面作弊,回憶上輩子看過柯萊特的自傳。
“哪怕男人不忠、忽冷忽熱甚至狂暴,她都只能裝作毫不在意,用自信來安慰自己說“男人是愛她的,不然巴黎那么多女人,為什么只找她呢”
“當然這是我的理解。”
黎覺予這是我的作弊答案,請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