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覺予效應還沒有結束。
凌晨零點四十五分,克里希劇場正在上演第三幕歌劇,距離表演結束剩下不到十五分鐘。黎覺予這個替補也準備再次登臺,完成仙女最后的零碎戲份。
身后站著的蘇珊夫人,跟喘氣老黃牛一樣氣呼呼,不過已是劇場昨日黃花不用多描述。
還有經理人。
他在黎覺予上臺前后態度大變,現在甚至還會陪著笑臉,說“不愧是費爾森的學生啊,請允許我感謝你,并向你表示由衷的贊賞。”
“你太客氣了。”
是黎覺予的錯覺嗎她覺得經理這個態度有點太夸張了。
她不知道,經理人態度大變的原因差點掀翻整個克里希劇場不知道是誰開始傳說,稱黎覺予是從百老匯過來的女明星,才會表現那么好。
為此他們還舉出許多例子。
譬如黎覺予不怯場的表現,外國人的特殊樣貌,咬文嚼字方式等等。
這些那些的猜疑聲,充分展示著法蘭西上流社會的男士,對優秀女性的好奇心和謙恭如果讓黎覺予知道,她肯定會感到特別意外這種胡說八道,居然真的有人信
經理、蘇珊、劇院的人就這么信了
難道是因為二十世紀初的人比較好騙嗎
可惜黎覺予不知道。
她也不知道等她完成所有表演,從舞臺上下來后,流言居然演變到無法控制的地步大家一致認為,如此優秀的表演者,只可能是從音樂劇、歌舞劇演員中轉過來的,不然過去怎么可能在歌劇界查無此人
華夏女高音可沒那么泛濫。
甚至有人攔住準備下班的蘇珊,問“今天替補你的優秀女高音,是從百老匯來的嗎”
蘇珊夫人可能覺得承認黎覺予是百老匯成員,要比承認素人歌手取代自己的事實要好,于是沒有半點猶豫地回答“是的。”
“她就是百老匯的。”
得到蘇珊的證實后,克里希劇場觀眾席炸了。
等費爾森聞訊趕來,這里那里都是夸獎黎覺予的話,有的說“她就應該早點唱歌劇。”
有的說“這是一個未開放的美國寶藏。”
“今天真幸運,居然能看到百老匯人的表演當然法國本土的歌劇也很好看,但偶爾看看新鮮血液不也挺好的”
百老匯,是誰
費爾森探聽一番,才終于反應過來,他們居然說的人是黎覺予這個認知害得他當場哈哈大笑起來,說話聲斷斷續續“哈哈哈哈林恩,黎覺予,美國百老匯”
這簡直是他一生中最好笑的瞬間了。
隔壁林恩抓抓腦袋,問“是我平時說話的口音太重了,把黎覺予帶歪了嗎”
“哈哈哈哈所以叫你收斂點吧,臭小子”
凌晨,劇場后臺亂哄哄。
黎覺予穿梭在人與人之間,還差點踩到精疲力竭躺在地上的舞蹈演員。
“呀,對不起”她低頭對躺在地上的“尸體”道歉,心想要不要攙扶對方一下。
隔壁布景班老班長煞有介事地搖搖頭,說“不用扶他,他就是想表演給后臺粉絲看,快來看看他多么敬業啊”
“閉嘴吧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