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黎覺予,這個平日里觀察力十足的人,居然像被蒙蔽一樣,完全沒意識到這一端倪。
她點點頭,“原來是是這樣,不過很可惜,我應該不會再寫小說了。”
這句話的意思,究竟是不再寫小說,還是不再唱歌劇畢奇內心疑惑很多,但是該死的,今天書店客人怎么那么多
她這樣遮遮掩掩,都不知道是在掩蓋黎覺予歌劇女明星的身份,還是女作家的身份了。
“我離開母國大概有兩三年了,也是時候該回去了。”
天啊,這是要不唱歌劇的意思嗎畢奇連忙開口挽留“可是你現在那么成功,為什么”
黎覺予覺得對方反應有些奇怪,巴黎夢也沒有特別暢銷,至少沒到占據法蘭西文壇一角的程度,怎么畢奇的表情像損失幾百萬一樣
難道這就是傳奇書店女主人熱愛新手作者的心態嗎
就這樣,黎覺予自給自足地,幫內心疑惑找好充分的理由。
“越過山丘卻發現登頂前最快樂,所以我打算回國闖一闖,再次攀登高峰。”
黎覺予說辭如此委婉,真心想法卻過分絕決這個金手指,她不會再使用了,無論是
虛幻人物,虛幻友情還是虛幻狂熱的粉絲,這些她統統都不要。
從今天開始,她將專注于現實,再也不會在夢境花心思。
兩人交談間,畢奇一直在凝視黎覺予的雙眼,自然能接收到對方溫柔外表下強硬的態度,雖然有些可惜,但她向來尊重每個人的想法“既然你想好,那就這樣做吧。”
“以你的能力,無論是什么崎嶇山脈都能輕松越過,站上頂峰。不過”畢奇面露調侃,“請你不要征服一個坑換一個坑了,這樣太讓人羨慕了。”
畢奇說的是事業,也說的是男人。
黎覺予卻字面意思認為是事業,只是笑笑沒有說話。
含蓄的對話就這樣結束了,饒是黎覺予也覺得,今天莎士比亞書店的客人會不會太多了。她向畢奇借來紙筆,認真書寫寄往巴爾克先生店鋪的辭職信,一字一句,情真意切。
書寫過程中,無意讓畢奇瞧見了開頭。
她猶豫片刻后,建議說“不如直接去香榭麗舍大街,親自跟巴爾克先生提出辭職。“
黎覺予搖搖頭,笑著回復“巴爾克先生太感性了,面談請辭他恐怕會跪著求我別走。“
書信投入郵筒,就像石頭沉入海底,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和畢奇告別后,黎覺予離開莎士比亞書店。
可她不知道,在她走后,周圍端著打量神色的群眾紛紛聚攏起來,七嘴八舌地詢問道“請問剛剛離開的人,是瑪麗嗎,她為什么來書店“
“不是瑪麗,不要再問啦。”
“只是一個普通的華夏女孩請不要去打擾被人,昨天瑪麗在航站樓被害的不夠慘嗎”
畢奇雙手捂耳,充耳不聞,轉頭往店內走。
反正大部分法蘭西人,都只是在報紙評價和賠率廣告中認識瑪麗,壓根沒見過她本人,只要畢奇裝傻,他們也奈何不了什么。
可她沒想到,路人粉絲對瑪麗的追尋,簡直到一種鍥而不舍的程度。
“一定是瑪麗”
“長得那么好看的華夏人,只有瑪麗了吧。”
“該死,剛剛居然沒有跟上去,好想看看瑪麗住在什么地方”
太可怕了。
畢奇瑟瑟發抖,一直跟作者交往的她,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追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