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母子似乎有點野心,只不過不知道是繼母的想法,還是黎昭的想法。
隨后,黎覺予用鋼筆,將周、傅、李圈起來。
然后畫出下拉箭頭,率先寫上“周辰溥”,“傅良成”兩個名字。
傅良成是個很好套話的對象,毫無遮掩地說出自己的交際日常,從中可以窺得,傅良成就是報刊界傅家的小兒子,不管事但是很受家里人喜愛,二十歲不到就游遍全球。
其次是傅良成比較熟知的“叔叔”,周辰溥。
雖然年齡未知,但能被叫做叔叔,應該是四十、五十歲。
這位叔叔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銀行家,華爾街發家大賺特賺,資助不少國內公共產業發展,譬如發電、譬如煉鋼,譬如無線電換句話說就是將國家財產攥在手里了。
想到這,黎覺予在周辰溥名字上畫出一個大圈圈。
“這個叔叔,什么時候也能當我的叔叔呢”
她喃喃自語,雙眸寫滿野心。
紐約,阿姆斯特丹機場里,年僅三十歲的周辰溥狠狠打出一個噴嚏。
還沒等他掏出手帕,隔壁白人助理立刻體貼出聲“先生,是感冒了嗎”
“沒有。”
按照華夏傳統說法,應該是有人想他了。不過周辰溥自認自己常年在外,身邊不是同事就是客戶,也沒什么值得別人留戀的東西。難不成是那幫欠債釘子戶
周辰溥無奈笑笑,往窗外望去。冬日早晨籠罩著薄陰的航站樓,徐徐勾勒出荷蘭城市的姿影,私人飛機緩緩駛入艙位,等待尊貴的客人上機。
想到即將開始的長途旅行,臨走前,他特地在機場書攤逗留,打算挑選兩本書帶上。
“這兩本的作者是同一個嗎”
他拿起左右兩本不同語言的書,一本是日語寫的京阪夢,一本是法語寫的巴黎夢,作者署名都是ee。
作為國際銀行家,周辰溥擅長多國語言,其中日語法語和英語更甚。
他隨意翻閱幾頁,粗略瀏覽一遍劇情,驚奇發現,這兩本書的劇情居然是相互連貫的,京阪夢最后一章和巴黎夢的開頭,居然可以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變成一個系列。
系列小說,很多作者都會這么做,可用兩種語言來寫的情況卻很少見。
出于這一點,周辰溥最終決定選擇買下兩本夢,帶到荷蘭飛往德國的路上,仔細研讀。
終于到上飛機的時間了。助理好奇地橫過頭看一眼封面,隨即咧開白亮的牙齒笑著說“這兩本外文書,在國際學校里賣的很好,聽說是個華夏女作家寫的。”
助理的妹妹在國際學校上學,所以他的情報相當準確。
不過ee居然是華夏女作家,倒是讓周辰溥相當吃驚。倒不是說身份性別有什么問題,而是這兩本書的遣詞造句實在太好,讓人誤以為作者本人是native。
所以他最初猜測的,以為ee是日法混血。
助理恭敬將周行長迎上飛機,細心介紹黎覺予“聽我妹妹夸獎,說ee所塑造的女主,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讓閱讀者產生朝著目標前進的決心,總之是一本好書。”
“那是真的挺不錯的,我會耐心看看的。”